老太爷捋了捋胡子,思考了一会,才道:“门外洒铜钱这就不必了,只是秀才功名,太过大肆了显得咱们轻浮。就给府里下人打赏好了,凡领了差事都打赏两百文,二等的打赏四百文,一等的打赏六百文,犒劳犒劳下大家。还有,大儿媳妇,你让人准备四色礼送明哥儿夫子那去。”
大太太一开始听了老太爷的话正洋洋得意,可听到后头那脸黑得跟锅灰似的,早知如此还不去门口洒钱呢,反正又没人知道洒了多少,洒多少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可现在好了,能做手脚的地方做不了手脚,不能做手脚的地方得一一兑现,她都看到那堆收拾好的铜钱在向她摆手了,这肉疼得呀,连个笑都露不出来,无力的应了一声就出门去了。
三天后,甄明杰拿着童试时的物件再一次进了考场,隔天成绩就出来了,甄明杰不负众人所望的成了禀生,过了年就能在府学读书了。
甄婉怡开始学做鞋,也能单独看书的时候,冬天的脚步就进了。大早起来就四处一片白茫茫,从雾气里穿过,湿冷在潮气扑面而来,让人骨子里都寒。
房里烧起了碳盆,橱柜里的棉衣皮毛都翻了出来。映月拿着去年穿过锦袄在甄婉怡身上比划着,“九小姐这一年可长了不少个儿,这袄子还新着呢就不能穿了。”
樱桃也在一旁说道:“九小姐都快要有七小姐高了呢。依奴婢看呀,以后府里的小姐肯定是九小姐最高,也长得最好看了。”
“那是,府里四太太最是光鲜,小姐像足了四太太,肯定好看。”
甄婉怡看着铜镜里模糊的小脸,只能看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说是像四太太也是因为一双凤眼和朱唇吧。四太太是北方人,长得比一般南方女子要丰满高挑,五官也更立体一些。所出的三个孩子也比起同年人都要长得高大一点。
而双胞胎更是得天独厚的遗传到了夫妻俩的优点,特别是甄婉怡,五官立体,身材虽然高挑可骨架却很小,举手投足间又带着南方女子特有的婉约,有种矛盾的融合感,幸好年纪小,平日里不常见人,倒也没人注意到这种变化。
“马上到下元节了,听说今年知府大人要举办盛会,不如先给小姐先做件庄重点的衣裳吧。小姐,您看要做个什么颜色的?”
学了大半年的女红,甄婉怡也略知各类衣裳首饰的搭配了。“那就先做件深红夹袄配棕色襦裙吧。”
樱桃接着道:“再多做两件石榴红的衣裳,小姐穿这个颜色的衣裳最好看了。上回四太太送来的料子还有一匹石榴红的妆花呢。”
☆、第十九章 下元节
十月十五下元节,又叫食寒节。早间请安的时候,老太太将众人都留了下来。
“今儿是上元节,家里的爷儿们上午要去祭祀祖先,晚上官府在安平观前设庆节道场。月初我们府里的捐银就送去了,今晚就一起去安平观瞧瞧热闹去。你们都下去安排好了,特别是家里的姐儿,可不能有失。”
大太太一听自然是高兴的,不用在家里设案摆席,她的事儿可少了许多。再说大房就两个小孩,一个三岁一个刚过周岁自然不用出去。
“母亲,既然今晚要去安平观看修斋设醮,那我们也得有些诚意,不如今日就戒斋沐浴。以示诚敬,可好?”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这倒是好事,那就吩咐下去吧。”
作为大宅门内的妇人,一年中能光明正大出门去逛的次数简直少得可怜,有这样一个机会,不但主子们高兴,就连主子们身边的丫鬟也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得到信的回去了就翻箱倒柜的找衣服和首饰。
午膳和晚膳都吃得十分的清淡和简单,特别是晚膳,不见一丝油荤,寡淡得甄婉怡一碗饭都没吃完就咽不下去了。
映月在一旁笑道:“小姐不愿吃就不要勉强自个儿了,反正今晚要去安平观看道场的,安平街那边的小吃挺多,到时候在外面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好了。”
一听映月这样说,甄婉怡果断地丢了手里筷子,捧起温水漱了漱口。
门帘被打起,樱桃欢快的声音传来,“八爷,都这个时候了您怎么来了。”
“我给妹妹带好东西来了。”
甄婉怡起身让映月把碗筷收起去,对着一脸兴奋模样的甄修杰笑道:“有什么好东西非得在这个时候送来,小心你去晚了爹和大哥他们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