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贵妃高高座于上首,脸上挂的笑容,慵懒的半靠座姿,无一不表明她此时的好心情。只不过她这样的好心情却让皇后脸上的笑意十分僵硬。这样大的场合从来都是帝后同行,什么时候成了三人行的,贵妃之位再高也摆脱不了妾室的身份,她懿贵妃凭什么与自己同伴帝侧。难道就靠那张脸吗?
大殿的众位大臣脸上神色也是各异,彼此间用眼神做着无声的交流,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办放在了晋王和宁王身上。晋王爷看到懿贵妃与陛下同出的时候,脸上的笑意更浓郁了一些,而宁王,虽然神情依旧,可案下的双手却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
同样是宗帝先做了个简短的开场白,然后便是众大臣的献礼时间。大家自然是第一时间看向晋王,晋王扶了扶玉冠,扯了扯衣袂,才起身站到大殿正当中,“父皇,儿臣前些时日听闻湟水河畔出现地动,心里忧虑,又怕父皇不知实况过于担心,便亲自走了一趟湟水,却发现那里确实是出现过地动,却没有一例人畜的伤亡。反倒是湟水由原来的一丈宽足足扩大了三倍有余,湟水附近的百姓靠着湟水足以保衣食无忧了。”
大殿中的大臣听了无不点头称赞,传到甄婉怡耳里的便有好些。
“这湟水河历年少水,常年干旱,百姓无水灌溉,经常多种薄收,食不饱肚的,过得异常艰苦呀。”
“没想到一场地动竟能带来这样的大好事,真是天佑我大周呀。”
“是呀,这可是天佑吾皇,吾皇万岁。”
甄婉怡又跟着众人起身道贺,三呼万岁,心里却无奈之极。
☆、第二四三章 献 礼(三)
这地动不就是地震吗?地震造成山崩地裂不是很正常的吗?湟水在大周最西,发源于喀拉大山,是大周最高的山脉。常年靠喀拉山的冰雪融水补给,是一条岗位流河,最终消失在干旱的沙漠里,人烟稀少,只有少部分的游牧部族居住在湟水河下游。在这样的地方发生地动,没有人畜伤亡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但也不至于如此夸张,说成是天佑大周,天佑宗帝吧。
这干旱地区的河流靠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水源,所以湟水扩得再宽没有冰雪融水一样是干,甚至因为河床扩宽了,水分更容易被蒸发,那里的人们只怕更缺水吧。说什么丰衣足食,这话也能只骗一骗喜欢听好话的陛下和一群不知地理异志的大臣们吧。
祁荣斜着眼看了看撇撇嘴的甄婉怡,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凑近低语了一句,笑意浓浓,“娘子,收起你那鄙视的神情,有什么好的见解回去与为夫说道说道。”
甄婉怡忙吸了一口气,提起嘴角,绽开一抹笑。这样的变脸速度让祁荣闷笑了两声。
甄婉怡注意到大殿里多了一块石碑,便听到晋王道:“父皇,这是儿臣在湟水河畔发现的石碑,上面的裂纹像极了四个字。”
宗帝本没在意的神情也动了动,坐直了身子,“哦?哪四个字?”
下面的大臣也交头结耳,议论纷纷。
甄婉怡举目望去,这像是一块花岗岩,浑身布满了河沙,应该是因地动的关系山体破碎,这块花岗岩才掉入湟水河再沿着湟水河滚到下游的。按花岗岩的坚硬程度,想要在这上面弄出这许多裂痕而而使岩体不毁,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但是要在这样密密麻麻布满裂痕的花岗岩上找出四个字来?
甄婉怡正要摇头,却见一个白胡子老头一身玄色道袍,急急地上前,几乎整个人都扑在了那块大花岗岩上,凑得极近,也顾不得花岗岩上的河沙,伸手沿着裂痕一一划过,半晌定在正中间的较深的裂痕上,激动得白胡子都颤颤抖抖的。
“这,这是天道酬勤。”说完转过身,匍匐在地,高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块神石上写的是天道酬勤,是天道酬勤呀,这是上苍在褒奖陛下,一心为民,所以上苍感动,才会让此次的地动不伤一人一畜,才会在陛下的生辰之日显现,这是上苍也在为陛下庆贺呀。”
立即又上前好几个大臣,对着花岗岩的正中的痕迹一一点评,“真的是天道酬勤呀。”
“祝大人不愧是先帝亲点的探花,国子监的酒祭,学问就是不同凡响。”
“是呀,是呀。”
“陛下鸿福齐天,这是上苍对陛下的嘉勉呢。”
于是又是一轮高声唱喝,“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万民敬仰,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