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哥儿抬起头,看着母亲悲切的神情,抿了抿嘴,最后直起身子,“母妃,您别担心。”
看向父亲的时候,脸上又恢复了往日一本正经的神情,“父王,儿子不是不想习武,也不是怕辛苦,只是孩儿不想跟童师傅习武。”
祁荣一脸的疑惑,“童师傅是父王好不容易才请来的,托了不少人脉才成的,珩哥儿,童师傅可不是个简单的。”
珩哥儿一脸纠结,最后挫败道:“可是儿子不想像童师傅一样练成一身的蛮肉。”
祁荣眼睛微微睁大,有些不敢置信,平日沉稳的儿子还有这样稚气的一面,竟为了这样一个理由就不习武?
甄婉怡则是笑了出声,“哈哈,原来是珩哥儿臭美了呀!”
珩哥儿跺了跺脚,“母妃。”
甄婉怡拉过儿子上下打量,又看了看孩子他爹,除了眼睛像自己外其他地方简直是祁荣的翻板。甄婉怡也没办法接受一身腱子肉出现在祁荣身上,“王爷,难道习武就一定是三大五粗吗?”
祁荣一见甄婉怡脸上的神情便明了娇妻心里头在想什么,勾起嘴角,揉了揉鼻头才将笑意散去,可声音还是透出了一些端倪,“行了,等会我去问问童师傅。”
珩哥儿不自在的扑回母亲情里,内流满面,真是丢人,父王和母妃都在笑话他了。
还是甄婉怡心疼自己儿子,安慰道:“好了,好了,珩哥儿这样想也没有错,咱们珩哥儿长大后是要成为一位玉树临风的贵公子呢,可不能像邢国公世子一般三大五粗的,看着就碜人。珩哥儿也真厉害,第一天就发现了这样重大的问题。”
珩哥儿仰起头,眼儿亮晶晶的,“母妃真的吗?您真的是这样想的吗?”见甄婉怡点头后,笑得两眼都眯成缝儿了,像足了祁荣,简直就是一副幼童版祁荣,高兴地看着甄婉怡,“母妃,您真好。”
☆、第四八三章 伴 读
用了早膳后,甄婉怡与祁荣亲自送珩哥儿去外院新收拾出来的小书房,与祁荣的书房刚好一西一东,中间隔了几座院子。书房中堂挂了一副丛菊图,是沁湖先生的墨宝,正下方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茶点鲜果。西侧室一大两小三套书案太师椅和文房四宝,靠墙一侧是书柜,置了大半柜子的书,窗台上摆了一盆金菊。东侧室里还摆了琴案,小几、香炉,墙上挂了笛、萧、琴、筝好些乐器。这里便是珩哥儿以后的学堂了。
书房里卢先生已经坐在书案后面,三十左右的年纪,面白无须,竹簪绾发,一身银白直裰,只镶了玄色襕边,极是素雅。旁边站了一个七八岁的蓝衫小童,眉清目秀,很是机灵的模样,并不是做下人打扮,略显局促的站在那里。
两人见到进来的一家子,忙起身,一前一后站好行揖礼。
“见过王爷王妃,小世子。”声音爽朗。
“小的吴坚见过王爷、王妃和世子。”声音清脆。
祁荣点点头,让珩哥儿与卢先生过礼,“珩哥儿,见过卢先生。”
珩哥儿细细打量了卢先生一会,神色像是微微松了一口气一般,上前揖首道:“学生祁珩见过先生。”
卢先生亲自扶起珩哥儿,笑得很是温和,“世子有礼了。”
待珩哥儿起身,祁荣四下看了一圈,才道:“本王将世子就交给先生了。”
卢先生对珩哥儿也满意,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吾定当尽心尽力。”
祁荣走前又指着蓝衫小童道:“这是王府长史吴过的长子吴坚,以后就是你的伴读。”
吴坚再一次向珩哥儿行礼,声音沉稳了许多,“小的见过世子。”
珩哥儿默默打量了一会,才伸手扶起,“嗯,原来是吴大人的长子,你不是王府下人,以后自称名字就好。”
吴坚激动地应了一声,“是。”
见一切都好,祁荣便带着甄婉怡离开了。
甄婉怡有些惊讶这位卢先生的年青,她以为祁荣会请那种德高望重,治学严谨的老学究来坐席的。
祁荣听了娇妻的疑问,笑着解释道:“珩哥儿又不用去学那八股文章考进士,他要学的是如何为臣,如何为主。这卢晨是汴城卢家人,康帝六年的状元郎,在翰林院待了不到一年便递了辞呈,引起满堂震动,几乎大半的朝臣都去劝说,就连陛下也再三挽留,可最终还是他还是潇遥而去。众人无不扼腕叹惜,却没有一句嘲讽的话出来,可见此人的交际手段之高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