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牛知道一旁的同僚是刚刚增兵而来的,他入伍还没有一年从他印象中边关便是这个样子,所以对同僚口中的会冻死人的值岗时间丝毫不知。
望着李二牛好奇的神色,同僚看了看他稚嫩的笑着说道:“今年刚入伍的吧,你也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以前安王还没来到边关时,这儿的天气可真是能冻死人,每回巡逻都有一些巡逻的士兵倒在外面回不来,那时候上头的大人我可不管咱们这些底层兵的死活,抚恤金到手里也就几个铜板,有时甚至连铜板都没有,死亡消息被瞒着上头吃空饷。”
同僚是带着恨意说着这段话的,但随后语气变得感激起来:“不过安王来后便不同了,安王爷是谁?皇上的亲弟弟,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主。没人敢再吃空饷,而安王和大元帅的关系好着呢,咱们身上这些毛衣就是大元帅亲自跟安王爷说安王爷才点头同意给边关供应的。”
李二牛默默听着同僚的话语,摸着身上保暖的毛衣对安王的心情也变得崇敬起来。
‘皇上的弟弟是这么好的一个菩萨,皇上肯定也是大善人吧。’李二牛在内心默默的想到。
而大善人皇帝看着自家弟弟寄回来的信,正在默默发愁。
信中很明确地写了自家弟弟的养羊场又出了新的羊品种,前一种羊的品种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加细腻,毛量产量更多,然而后一种不在掘草根的这些羊,则是可以动摇匈奴根基的。
看到第二种羊,皇帝直接拍桌子叫好,这样固定下来的匈奴,就有被中原同化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选择归附,这样一来边关多了一条天然的防线,甚至有可能开疆拓土。
然而翻过一页皇帝的眼神瞬间停了下来,他看到了那个养出这两个品种羊的女人名字。
明玉若。
皇帝对这个宫女名字印象深刻,这是他弟弟第一次在他面前提到别的女人的名字,甚至为了她朝自己要了个恩典,带着她去了边关。
皇帝原本还以为是这个宫女不知羞耻地勾引了自家弟弟,然而从边关薛统领发来的消息来看,这个宫女一到边关就被自家弟弟扔到了养羊场,而这个宫女的几次言语,皇帝都从薛统领地回来的消息看到了,原本还在气愤的他看到自家弟弟对这个宫女的处理,在解气的同时莫名也同情起来。
而现在这个被丢到养羊场的宫女竟然真的养出新的成果,而且还是这般足以撼动匈奴的成果。
果然人不可貌相啊,皇帝深深的为自己之前的行为和看法检讨,在看到自家弟弟这个宫女要一个官员职位时,原本皱紧眉头的皇帝叹了口气。
得了,自家弟弟还没开窍,这个官员位置给了也就给了吧,反正功绩也足够,一个小小的八品户部侍农官也闹不出什么问题。
不过第二种羊还是放一放,先将云羊提出来吧,那种叶羊得留着关键时候再公布。
至于朝堂上那群老古板的反对?
皇帝嗤笑一声,有本事他们自己养出这么些个羊,况且封明玉若为官也是有向那些把持人才结党营私的老古板示威的意味。
远在边关的明玉若还在等羊,然而这一次她等来的并不是羊,而是封官的圣旨。
“...钦此。”传旨来的太监,笑眯眯的冲着跪伏在地上的神情明显恍惚的明玉若说道。
“明大人,接旨吧。”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收藏啦
第六十三章
明玉若晃晃悠悠的从地上起来,差点一个踉跄摔到了面前的香案上。
还好她及时稳住了身体,凭借着在宫中训练出来的本能反应,在接圣旨时,下意识的掏出一个荷包塞到了传旨太监手中。
这位传旨太监笑眯眯的感受了番手中荷包的分量,面上的笑容开始变得真心起来。
他压低声音冲着明玉若说道:“明大人可要跟紧了安王殿下,您能有这番造化,可全靠安王爷在圣上面前美言啊。”
明玉若茫然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究竟听没听进去,她按照礼仪送走传旨太监后,站在原地愣了许久,直到一声恭喜将她惊醒过来。
“玉若姑娘,噢不,该喊明大人了恭喜恭喜啊!前程似锦啊!”明玉若一回头发现官府派来入住养羊场的小吏们已经将她团团围住。
反应过来的明玉若挂上假笑与他们这些人寒暄,明玉若看着这些小吏面上不甘但又不得不强打起笑容恭喜的神情,虚幻感越发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