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136)

  心态好些的如骆勇,仗着永和帝是他姑父,睁着眼睛就开始瞎扯,明明老师问的他大学,他却满嘴中庸和论语混合着说,偏生永和帝和肃王没听出不对来,听见骆勇尚且没被老师们问住,能答得上来,还以为骆勇表现的不错,冷凝的脸色逐渐缓和了下来。

  以宋佩瑜站着的位置,正好能将老师们溢于言表的痛苦和狰狞都收入眼底。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向来是学堂少有的会听课的学生,老师对她们本就印象不错。他们对骆勇、平彰之流都放海了,又怎么会为难得意门生。

  也难为这些老师了,净是问些轻而易举的问题,仍旧能让大公主和惠阳县主显现出来。

  最后轮到重奕。

  他根本就不理会老师们问的是什么问题。

  老师说了中庸,他就从头开始背中庸,若是老师们提起了具体那篇,他就从哪篇开始背起。

  老师说了大学,他就直接背大学。

  反倒是最对答如流的那个。

  若是老师们问重奕的看法。

  他只有三个字,“我没有”

  最后众人都从老师们手中拿到了评等。

  宋佩瑜和吕纪和当之无愧的拿到了甲等,同在甲等的还有重奕。

  大公主、惠阳县主、盛泰然、柏杨拿到了乙等。

  平彰和魏致远、骆勇拿到丙等。

  永和帝还特意提前打造了三十枚各个等级的金牌,分别按照大家的等级发放给他们十枚。

  老师们无声行礼后退出大殿,宋佩瑜握着金牌的手指稍稍用力了些,若有所思的看向永和帝。永和帝坐在高位,目光依次在众人脸上划过,“转眼间你们来陪朱雀读书也快一年了。经过三省商议,重设詹事府已经提上议程,一个月之内就会有结果。你们可有意在此时入朝,刚好詹事府空余一众三品以下的官位,正适合你们历练。”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愣了下,眼中闪过羡慕,默默后退半步。

  除了重奕之外的其他人整整齐齐的跪了下去,异口同声道,“全凭陛下安排。”

第44章

  “朕既然将你们都叫来,就是愿意给你们自己选择的机会。”永和帝说到这里停顿了下,举起手边黑色封皮的折子,“詹事府的具体官职已经决定好了,就根据你们从老师们手中拿到的等级安排。”

  宋佩瑜低着头,仍旧和身边的人异口同声的道‘全凭陛下做主’。

  永和帝见状笑了笑,直接点名,“宋佩瑜、吕纪和,你们的考核皆在甲等,你们先选,朕看正四品的少詹事正适合你们两个。”

  历朝历代的詹事府,都是以詹事为主,少詹事为辅。

  永和帝愿意给宋佩瑜和吕纪和两个从来没办过差事的少年人正四品的少詹事做仕途的起点,无论是不是看在重奕的面子上,都是给了他们极大的优待和恩宠。

  宋佩瑜知道他不开口,吕纪和绝对不可能说话。

  他朗声道,“臣身为殿下的伴读,只要殿下还在读书,臣就不会离开学堂。”

  “嗯?”永和帝短暂的笑了下,似乎在与宋佩瑜开玩笑,“错过这次机会,等你要入朝的时候,未必还会有恰到好处的正四品官等着你。到时候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臣今日去了詹事府,来日才会后悔。”宋佩瑜说这句话不仅是在讨巧,更是发自内心,因此能坚定的面对永和帝审视的目光不退缩。

  詹事府说是小朝堂却远远没法与真正的朝堂相比,不过是暂时为重奕办事的地方。只要他还在重奕身边,能打着重奕的旗号行事,去不去詹事府都不愁詹事府的人不为他所用。

  真正想要在朝堂站稳脚跟,在三省六部轮转历练才是他该走的路。

  相比之下,刚入朝时的官品对于已经是正三品太子宾客的他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

  永和帝当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是想让众人自己选择,见宋佩瑜态度坚定,就将目光投向了一边的吕纪和。

  吕纪和昂头去看永和帝,没有丝毫犹豫,“和也愿意继续陪殿下读书。”

  接二连三的被拒绝,永和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出来,“你又是为何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吕纪和并不畏惧与永和帝对视,朗声道,“和来东宫学堂本就是为陪殿下读书,做事总要有始有终,殿下不再读书之时,才是和要去做其他事的时候。”

  永和帝越过吕纪和又去看后面的人。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自然不能去詹事府任职,还拿了乙等的是柏杨和盛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