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189)

  芬芳庭最便宜的是肥皂,五钱银子一块。

  最便宜的香皂,一两银子一块。

  这是芬芳庭的价格,却不是咸阳之外的地方能有的价格。

  比如陈通判手中的半块香皂,就是从赵国换来的,花费了十两银子,还是他手下的人与卖香皂的游商熟悉才能买到。

  陈通判认为,这些‘药丸子’拿出去后,至少能以二两银子一颗的价格出售,还是直接大批量卖给游商。

  自从在刘理那里听到了陈蒙在青玉巷盛宅的经历后,陈通判就始终关注着这件事,也正是为此,才特意花大价钱买了半块香皂回来。

  因此这些时日从通判府送去了青玉巷盛宅多少东西,陈通判比陈蒙本人还要清楚。

  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青玉巷盛宅消耗的药材全都加起来,还没到百两银子。这次盛誉一口气就能做出十二颗‘药丸子’出来,按照二两银子一颗售卖的话,瞬间就回了四分之一的本。

  一本万利,不过如此。

  陈通判将这些道理掰碎了,仔细讲给陈蒙听。

  陈蒙原本沮丧的脸色逐渐变得扭曲起来,尤其是听到陈通判与他算的银子后,再看向剩下的‘药丸子’时,目光已经截然不同。

  “可盛誉是世家子,他们向来将家族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会愿意将‘药丸子’的配方交出来吗?”陈蒙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厉色。

  他是想与盛氏兄弟,与盛誉结交没错。

  但若是和巨大的利益相比,盛氏兄弟又算得了什么?

  陈通判抬手拍在陈蒙的肩膀上,脸上的笑容慈和宽厚,“为什么要让他将方子交出来呢?”

  傻孩子,你只要让他知道,只有能源源不断的拿出‘药丸子’来,他们兄弟才能在祁镇安稳的生活,他自然会主动献上。

  而且这个盛誉既然能研究出‘药丸子’,就总有一天能研究出不比香皂差的东西,若是就这么死了,未免过于可惜。

  上位者,恩威并施才是正确的手段。

  他有的是办法,让盛氏兄弟心甘情愿的为通判府提供‘药丸子’,还要对通判府感恩戴德。

  宋佩瑜对陈通判的想法一无所知,他正在重奕的房间里挥笔泼墨,做下个阶段的计划。

  从在梨花村落脚开始,宋佩瑜就有了做阶段性计划的习惯。

  若是他们没在华山遭遇刺杀,依照他原本计划,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回到了咸阳,开始大力支持赵国的修路事业。

  如今身在祁镇,虽然没有路修,却可以想想卖琉璃和香皂的事。

  至于为什么会在重奕的房间里,当然是因为重奕的耳朵好使,只要有人走到门外,无论是谁,重奕都能听见,而且能听脚步声认人。

  宋佩瑜现在思考需要保密的事情时,都是在重奕的房间里。

  久而久之,他每天除了在厨房折腾药材就是在重奕的房间里,除非是要睡觉,否则绝对不会回自己的房间。

  弄得不明真相的白素和白芷还感叹过宋佩瑜和重奕兄弟情深。

  恰好吕纪和就在旁边,阴阳怪气的烦死人了。

  也许是给重奕讲故事习惯了,宋佩瑜思考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将自己的想法念叨给重奕听。

  虽然重奕大多数时间都不会给宋佩瑜回应,但偶尔有回应的时候,往往一针见血。

  简而言之,就是毫不留情的戳破宋佩瑜的幻想,告诉宋佩瑜绝对不可能。

  比如此时,宋佩瑜怎么做计划,都觉得在三不管地带卖香皂和琉璃的风险太大。不仅他要面临的风险大,买他货物的人要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首先是买他货物的人,三不管地带的土匪太多了,不光是祁镇,其他地方的土匪也大多都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思。只不过其他地方土匪做的没有祁镇土匪狠绝,但对商人来说,还是不能承受的打击。

  他的风险同样很大,依照在咸阳的情况,他的香皂和琉璃肯定不愁卖,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打出自己的名声。

  如此一来就很难保证附近的某个国家不会见利眼红,做出不要脸的事,假装土匪来抢劫他。

  只是损失了金钱好说,若是损失了掌握关键信息的匠人,宋佩瑜能心疼死。

  当初宋佩瑜升起想法,要在三不管地带卖香皂和琉璃,打的就是想要出名的主意。

  他不光是要从某个国家挣钱,而是想从所有国家挣钱。

  但最开始的时候,第一批客人肯定是来自周边的国家,最有可能的就是梁州双王、卫国、黎国和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