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267)

  他不仅能将永和帝与襄王的话都听入耳中,还能清楚的感受到,有不少人总是将目光放在他身上。

  比如吕纪和、柏杨、还有在楚国使者下方坐着的卫国八皇子。

  当真是……烦人透了。

  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宋佩瑜忍不住将目光放在了坐在襄王身侧,始终一言不发也没怎么吃东西的楚国灵云公主身上。

  据襄王所说,灵云公主生母是楚皇的昭仪且出身世家,深的楚皇宠爱。

  灵云公主是楚皇最小的女儿,楚皇六十岁才有这个小女儿,灵云公主与年纪最小的姐姐差了将近十岁,很长时间都是楚国皇宫中唯一的公主,从小就是楚皇的掌上明珠。

  此时灵云公主正腰背笔直的坐在她的位置上,微微垂着头凝视着正沸腾的汤底,鬓角的碎发不知道是被蒸腾的水蒸气打湿了,还是因为灵云公主紧张到流汗,正牢牢的贴在灵云公主的鬓角上。

  宋佩瑜主动移开目光,又给自己倒了杯酒。

  他相信襄王的话,灵云公主在楚国时必定备受宠爱。

  从灵云公主身上,不仅能看到无可挑剔的仪态和规矩,还有刻在骨子的骄矜。

  哪怕她知道她会出现在楚国使者团中的目的是什么,也知道她的堂哥在做什么,仍旧没有因此而露出怯色。

  再次感觉到吕纪和隐秘的目光后,宋佩瑜猛得看了过去。

  吕纪和似乎没想过宋佩瑜会有这种反应,竟然愣住了。

  “楚国发生了什么事?”宋佩瑜倾身靠近吕纪和,低声问道。

  吕纪和摇了摇头,同样声音极低的回道,“从楚国使者进入赵国境内,我就在查这件事,但楚国路途遥远又与赵国隔着整个梁州……”

  想要知道楚国的情况,至少要等到两个月后。

  永和帝却未必能晾着楚国使臣两个月。

  只要楚国使臣不再执着于太子正妃的位置,肯退让一步,永和帝恐怕会马上同意。

  宋佩瑜听吕纪和不知道楚国的情况,也没觉得太失望。

  九州最西端,从上到下依次是幽州、梁州与荆州。

  永和帝盘踞幽州多年,与燕国正式翻脸后在幽州称帝。

  梁州被双王分割。

  说起来也怪老梁王,明明已经有意将王位传给梁王,却因此觉得亏待了睿王。

  不仅将睿王纵容的无法无天,全然不将梁王看在眼中,还给了睿王能与梁王抗衡的底气。

  等老梁王薨逝,本就快连虚假和平都维持不住的新任梁王与当时还是只是睿国公的两个人立刻翻脸,恨不得能将对方碎尸万段。

  梁王本就是嫡长子,又早早就被册封为世子,比睿王更能得到梁州老臣的认可,他也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比如抗衡党项。

  如此一来,就给了睿王可乘之机。

  如今梁州一分为二。

  梁王在西,上接幽州下接荆州,西边是虎视眈眈的外族,东边是狼子野心的兄弟。

  睿王在东,上接幽州下接荆州,西边是梁王,东边是卫国。

  梁州的下面是荆州,也就是楚国。

  楚国西边也有外族,却始终与楚国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双方一直没发生过比较大摩擦,甚至还有规律和平的边境贸易。

  楚国东边,上方是卫国,下方是黎国和陈国。

  这么多年过去,也没听说过他们之间有过龌龊。

  相比情况复杂的梁州,楚国反倒没什么好说的了。

  非要说点什么,也只能说楚皇真的非常长命,今年已经将近八十,仍旧能带领大臣秋狩。

  因此楚国突然千里迢迢的派使臣来赵国,不仅带来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使臣还是楚皇的亲侄子带着备受楚皇宠爱的小公主。

  当真是怎么看怎么奇怪。

  就算楚国出现了问题,也不该找上赵国。

  毕竟赵国与楚国之间还隔着整个梁州,就算赵国有心,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可惜当前已知的消息太少,任凭宋佩瑜怎么聪慧过人,也暂时想不出合理的解释。

  永和帝与襄王仍旧在神采奕奕的相互吹捧,连肃王也参与其中。

  他们好似非常投缘似的,刚开始的时候,话语间还能透漏出些重要信息,如今竟然嗓门越来越大,废话占比也越来越多。

  已经无限接近满嘴废话。

  宋佩瑜想着暂时没什么要事,主要是他自从开席后,委实连吃带喝嘴就没闲下来过,如今回过神来,觉得胃有点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