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279)

  襄王进入咸阳后,看着是什么都没做,实际上也没闲着。

  他早就知道宋佩瑜与吕纪和是谁,与赵国新上任的皇太子有患难之情,且一个出自宋氏,一个出自吕氏。

  襄王对永和帝安排这两个人招待他十分满意,连带着之前被鸿胪寺官员屡次怠慢的细微不快,也全都放下了。

  眼见着楚国使者团暂时有了交代,长公主放下茶盏,对着灵云公主招手,“你如今与使者团住在一起,可还方便?不如来长公主府暂住,正好我这里还有青鸾的住处,有青鸾和惠阳陪着你,也好在咸阳到处逛逛,她们两个疯丫头最会玩了。”

  灵云公主眉眼动了动,迟疑的看向襄王。

  从私心上来说,她自然想去长公主府,起码不会出门就是外男,行动间会方便许多。

  襄王看了眼灵云公主的表情,立刻替灵云公主应下了长公主的好意。

  惠阳县主也听见了长公主的话,面上配合的露出惊喜的笑容,缩在桌子下的双手却紧紧握在了一起。

  来了,在梦中,灵云公主也被长公主邀请,住进了长公主府。

  ‘惠阳县主’虽然不喜欢重奕,但也没对会对她的太子妃地位产生威胁的灵云公主产生好感,还在重奕面前透漏了些出来。

  然后重奕便完全不顾楚国使臣和灵云公主的脸面,屡次在大庭广众之下义正言辞的拒婚。

  ‘惠阳县主’也因此不好再与灵云公主多做交流。

  因此‘惠阳县主’与灵云公主虽然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共处同一片屋檐下,却始终没什么交流。

  后来‘惠阳县主’再收到灵云公主的消息,是灵云公主不堪受辱之下,在长公主府自缢了。

  襄王为此勃然大怒,带着灵云公主的尸体,连夜离开赵国。

  从此之后,赵国与楚国都没再有过交集,等到重奕统一九州大部分国家后,楚国也递了降书到赵国,字里行间却还没有当年襄王带领使臣来赵国时的热情。

  也正是因为灵云公主的死和楚国的怒火,让重奕成为众矢之的,几乎没有任何朝臣愿意给重奕说话。

  没过一年,永和帝突然与穆氏翻脸,不顾可能产生的后果,相继废黜穆皇后的后位和重奕的太子之位,还命令重奕亲自监斩穆氏。

  从此,就是重奕饱受冷眼的十年。

  如今灵云公主刚来赵国,重奕也还没拒婚。

  一切都来得及。

第66章

  翌日,两套属于鸿胪寺少卿的从五品官服分别被送到宋府和吕府,附带的还有鸿胪寺少卿的官册与官印。

  送到宋府的的官印是鸿胪寺左少卿,那么相应的,送到吕府的官印就是鸿胪寺右少卿。

  没有圣旨,先拿到了朝服与官册官印,宋佩瑜与吕纪和也能算得上是赵国的头一份了。

  在此之前,他们也从来都没想过,会以鸿胪寺少卿之职入朝。

  宋佩瑜本来已经到了东宫,正与吕纪和商量着楚国使臣那边要怎么办,就有勤政殿的小太监来传信,说是让他们马上归家。

  传话来的不明不白,宋佩瑜与吕纪和却都有所预感。

  刚才他们还说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鸿胪寺的官员,还没商量个结果出来,永和帝就先替他们做了决定。

  宋佩瑜与吕纪和相互拱手,异口同声的道。

  “吕兄大喜。”

  “宋兄大喜。”

  看的东宫小学堂的人皆是满脸茫然诧异。

  等到两个人匆匆离开东宫各自归家,骆勇才摸着后脑勺,不明所以的开口,“他们有什么喜事,我怎么不知道?”

  此时稍微聪明些的人,如魏致远、柏杨、盛泰然等人,虽然也不知道吕纪和与宋佩瑜在打什么哑谜,却不会轻易露怯,纷纷露出微妙的笑意,仿佛已经知道了结果,只有眼底深刻的茫然出卖了他们的真实情况。

  唯有与骆勇一般憨实的平彰愿意捧场。

  “我也不知道啊!”说话的同时,平彰转头看向周围的其他人,所有与平彰对视的人都立刻移开了视线

  平彰最后只能将希望放在正埋头吃小蛋糕的重奕身上,不假思索的问道,“殿下知道吗?”

  重奕抬起眼皮,深深的望了平彰一眼,转眼看向立在他身侧的安公公,“有喜事,赏。”

  安公公高高兴兴的应了声,在他看来,除了重奕之外,但凡是在东宫小学堂上课的公子们,都能算得上是东宫的人。

  公子们有喜事,就是他们东宫有喜事。

  今日便是双喜临门,大大的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