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309)

  襄王老实摇头,他猜不到,也不想猜。

  永和帝继续道,“原本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的人,到了长姐府上后,立刻与正常小孩一般吃喝睡觉,再也没有过早夭的迹象。”

  襄王总觉得自己正在被套路,却还是配合的问道,“然后呢?这与太子不能娶灵云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那道长专门说过,太子命中不能有来自荆州楚地的女人?”襄王似笑非笑的望着永和帝,“若只是灵云的八字与太子相克,我倒是还有另外几个适龄的堂妹,只是出身都不如灵云尊贵。但只要您能同意,她们也会有公主的封号。”

  永和帝再次重重的叹了口气,蒲扇般的大掌拍打在腿上,连带着挺直的背脊都弯曲了下去,“如果只是你说的这样就好了。”

  襄王侧了侧头,等着永和帝的下文。

  “道长离开时与我说,我儿是天上的神仙瞌睡时,阴差阳错的下凡,其实只是神仙的一缕意识。天上的神仙醒了,我儿就要离开。为了不惊扰神仙,我儿至少在而立之年彻底立住之前,都不要娶妻纳妻。”说到这里,永和帝身上的惆怅伤感毫不掩饰,甚至还提起衣袖擦了擦眼角。

  襄王……无话可说。

  他也是第一次听说,三十岁才能算立住。

  如果永和帝只是坚决不愿意让赵国太子娶灵云,他还要怀疑赵国是不是瞧不起楚国。

  但永和帝直接说赵国太子三十岁之前都不娶妻纳妾,襄王还能说什么?

  他也相信永和帝比他还急。

  毕竟赵国的皇位继承人就还着赵国太子出力。

  这番密谈,最终以襄王满脸复杂的告诉永和帝,他还要仔细想想而告终。

  襄王刚离开勤政殿,他与永和帝的谈话内容就被孟公公告诉了重奕。

  重奕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居然听的津津有味,还在孟公公说完之后,赏了孟公公个花生大小的红宝石。

  孟公公满脸笑意的接了赏赐,仔细询问重奕身上的伤怎么样了,走之前仿佛不经意的与重奕说,永和帝每日申时都会闲下来半个时辰。

  送走了孟公公,安公公回来与重奕道,“陛下这是心里惦记着您呢,只是抹不开脸面主动来见您。”

  同样将孟公公的话从头听到尾的宋佩瑜突然发出声轻咳,打断了安公公的话。

  他知道这个时候,无论是他还是重奕,都不可能与永和帝掰手腕。

  他也不想因为他的想法,去干涉重奕与永和帝之间的父子情。

  但他希望,重奕原谅永和帝,只是因为重奕想原谅永和帝,而不是为了什么。

  有宋佩瑜的打岔,安公公的话没能继续说下去。

  宋佩瑜发现。最近他总是会在东宫遇到慕容靖,问过宫人后,得知竟然是重奕主动召慕容靖进宫,顿时觉得十分稀奇,还特意问重奕了一句。

  重奕告诉宋佩瑜,他觉得慕容靖讲的故事十分有趣。

  宋佩瑜仔细想了下,竟然找不到能反驳重奕的话。

  从卫国八皇子出现后,就将重奕听故事的口味养刁了。

  重奕不再满足于话本子,开始追求现实发生的稀奇事。

  比如卫国八皇子口中的卫国皇室八卦、向公公口中的燕国皇宫八卦……现如今,竟然将慕容靖也当成了说书人。

  但比起听卫国八皇子瞎扯,还是听慕容靖讲故事更上进些。

  虽然宋佩瑜也知道,只是‘听起来’更上进一些,却也因此升起轻微的满足感。

  陪重奕用过午饭,又给重奕换了新药,宋佩瑜出宫去找襄王。

  他手中的那朵天山雪莲,宋佩瑜势在必得。

  因着襄王进宫求见永和帝,吕纪和便去鸿胪寺点卯。

  所以宋佩瑜去楚国使臣落脚的地方时,只见到了襄王,并没有见到吕纪和。

  襄王还沉浸在赵国太子三十岁之前都不会娶妻纳妻的震惊中,面对宋佩瑜时远不如前几次热情,总是毫无预兆的走神。

  他在想灵云公主怎么办。

  无论赵国皇帝的话是真是假,他都不可能让堂妹等到赵国太子三十岁。

  依照赵国皇帝的意思,是想让他堂妹嫁给咸阳的青年才俊。

  襄王却觉得这样太亏了。

  他堂妹确实是皇伯的掌上明珠,如果不是想最大程度的对赵国表达诚意,皇伯绝对不会舍得堂妹远嫁。

  既然不能将堂妹嫁给赵国太子,他还不如将堂妹带回楚国,难道他们荆州还会没有青年才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