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有任何记忆。
如果能预料自己有朝一日会穿到这本书中,他一定会将这本将近千万字的长篇小说,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宋佩瑜捡起石桌上散落的粉笔,将南方的几个国家分别连在一起。
以吕纪和的推测,完全能说得通楚国使臣种种让他们理解不了的作为。
如果赵国与梁王、楚国达成同盟。
楚国再被黎国与陈国围攻时,赵国就可以顺着梁州梁王的地盘一路南下,帮助楚国抵御黎国与陈国。
天下皆知,骁勇之兵皆在北方,尤其是需要长年抵御突厥与吐谷浑的燕国和赵国,更是百战之士。
以一敌十过于夸张,相同环境下,如果没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以一抵二三却是轻而易举。
宋佩瑜弯曲着指节,一下一下的敲击在石桌上,发出有规律的声音。
良久后,他才坐在石桌边的凳子上,从袖子中掏出手帕,任劳任怨的将石桌上的粉笔痕迹仔细抹去。
“你怎么看?”吕纪和迫不及待的问,明亮的双眼灼灼注视着宋佩瑜,眼中满是自傲和雀雀欲试。
虽然结论骇人听闻,但吕纪和从来不会怀疑自己。
这轮是他先猜测到楚国使臣的来意,便是他胜过宋佩瑜一筹。
他很期待宋佩瑜的反击。
宋佩瑜将抹干净石桌上痕迹后,已经满是灰尘的帕子随手扔下,抬起眼皮看向吕纪和,“如果你推测的没错,想要赵楚联盟,楚国光是提供西域的商路还不够。”
吕纪和怔住,他没想到宋佩瑜刚才沉默半晌,居然是在想这个问题。
“你想要什么?”吕纪和双手抱胸倚靠在凉亭内的柱子上。
宋佩瑜往手里挠东西的本事他已经见识过了,但楚国与赵国相隔如此遥远……
难不成宋佩瑜还想将铺子开到楚国去?
似乎也是个不错主意。
吕纪和心不在焉的想。
虽然这轮怎么看都是他赢了,他却觉得有些没劲。
宋佩瑜不答反问,“知道良种来自哪吗?”
“嗯?”吕纪和勉强回神,兴意阑珊的摇了摇头。
他只知道良种是宋佩瑜借着重奕的名义献给永和帝做寿礼,却没关心过良种来自何处。
好像是宋佩瑜曾经待过的庄子?
他那时还嘲讽过宋佩瑜,既然种地厉害,怎么不去庄子上扎根,还在东宫做什么。
“良种来自兖州,从兖州王的庄子中流露出来。”宋佩瑜回忆银宝将良种带回来时与他说的话。
当时他还不太能理解游商的行为,如今想来,恐怕兖州王也是刚拿到良种不久,正在试种阶段。
将种子从兖州王的庄子上偷运出来的富商,八成只是拿话忽悠银宝,游商自己都未必信那番话。
事实上,若不是宋佩瑜刚好在梨花村留了五亩地,专门观察各类种子,也不会特意关心从游商处花费大价钱买来的种子。
阴差阳错之下,反而让赵国得了良种。
吕纪和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嘲讽。
这嘲讽并不是对着宋佩瑜,而是对着兖州王。
“你有没有想过,兖州王的良种来自哪?”宋佩瑜继续问吕纪和。
吕纪和脸上的神色立刻恢复正常,反问宋佩瑜,“你知道?”
宋佩瑜认真答道,“我猜是来自外域。”
吕纪和听到这个答案后突然笑得捧腹,“你在想什么,兖州被夹在翼州与青州的中间,哪来的外……你是说海船带回来的东西?”
宋佩瑜点了点头,随手捡起根粉笔在石桌上勾勒出一条线来,是海岸线,从北到南再到西边。
依次是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和荆州。
燕国占据翼州,与赵国的关系就如同梁州双王般,只有你死我活才是唯一的出路。
兖州与青州,加上下面占据徐州与扬州的陈国,都与赵国相隔甚远,中间隔着翼州与豫州。
然后就是占据荆州的楚国。
他们也有出海口,且正在主动与赵国示好。
吕纪和觉得他似乎是被宋佩瑜绕进去了,沉思半晌后恍然大悟,骇笑道,“你不会以为外域遍地都是良种吧?”
能得到来自兖州的良种已经算宋佩瑜运气极好,难道他还要从楚国出船,再去寻良种。
这……
痴人说梦!
宋佩瑜扬起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以笃定的口吻道,“你放心,无论是否能找到良种,我必然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