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佩瑜嘴角重重的抽搐了下,在重奕出现在战场之前,慕容靖绝对是九州诸国容貌最具有欺骗性的将领。
就算如今已经抱上了外孙,也绝对与‘老’字没有关系。
“慕容兄直说就是。”宋佩瑜语气加重在‘兄’上。
宋景珏是慕容靖的女婿,他的侄子,他和慕容靖本就是同辈人。
慕容靖笑了笑,从善如流的改变称呼,“那就劳烦老弟进入徒县后,千万要拖住太子殿下,别让太子殿下点兵追上来。”
慕容靖说着,还双手抱拳,顺势要给宋佩瑜行礼。
宋佩瑜哂笑着与慕容靖做推辞,突然发现,赵军已经连下卫国十县,慕容靖虽然只占两县,却没真的因此产生不快,反而有些顺其自然的意思。
两人正说着话,慕容靖突然脸色大变朝着徒县的方向望去。
宋佩瑜的心也跟着抖了下,立刻举起望远镜看向那边。
弥漫的飞尘中,重奕穿着大红色骑装,带领身后穿着轻甲的骑兵呼啸而来。
宋佩瑜很快就有了猜测。
重奕手中也有千里镜,他在城墙上看到了原地休息的慕容靖大军,猜到慕容靖的打算,先从徒县出兵了。
重奕经过宋佩瑜的时候,深深的望了宋佩瑜一眼。
宋佩瑜连忙摆手,他不去,他在徒县等重奕凯旋的消息就好。
重奕身下已经慢下来的骏马吃痛,嘶吼着加快速度。
等到这些骑兵呼啸着经过后,被溅得满身尘土的慕容靖立刻大喊,“骑兵!立刻与太子殿下去攻城!”
各自围坐在一起的骑兵闻言,立刻连滚带爬的奔向爱驹,顺着烟尘逐渐落下来的方向追去。
最后毫无意外,攻下最后连个县城的人也是重奕。
二十三天的时间过去,卫国十三县,只剩下卫京还在卫国手中。
宋佩瑜回到卫京外的时候,不仅见到臭着脸用如刀锋般的目光望着他的吕纪和,还见到了董大人。
董大人面对宋佩瑜的态度,前所未有的怂,两人刚打了个照面,董大人就毫不犹豫的跪在地上。
宋佩瑜笑眯眯的问候董大人,丝毫不提十万两黄金与八百人商队的事。
卫京宁愿闭门不出,垂死挣扎,也不愿意给赵国递降书,
赵军如果不想强冲,就要与卫京谈判,前不久前往奇货城想要迎安平王回卫国的卫国使臣,就是宋佩瑜心中最好的送信人选。
董大人不知道是不是有了心理阴影,明明表现的很怕宋佩瑜,却轻易不肯与宋佩瑜搭话。
常常宋佩瑜说了句很简短的话,董大人也要想上许久,然后才战战兢兢的回宋佩瑜的话。
期间但凡宋佩瑜脸上出现半点表情变化,董大人都会马上闭嘴。
与卫京里的人谈判的过程很不顺利。
或许是破罐子破摔,卫国都到了十三县失十二,只能抱着卫京与赵国谈判的程度,卫皇和卫国大司空仍旧在勾心斗角。
他们给卫国开出的条件中,除了要保证他们后半生的荣华富贵,都是在暗示赵国将另一个人除掉。
每当看到卫皇和大司空派人送出来的信,宋佩瑜都会去看看每天吃好喝好又开始快乐肥的安平王。
他就不明白了,是什么给了卫皇和卫国大司空自信。
有这么省心的安平王在,他们凭什么以为自己还能与赵国谈条件?
然而卫京城门还没打开,就要继续敷衍着卫皇和卫国大司空。
这个过程不仅宋佩瑜熟,吕纪和也很熟。
只是从宋佩瑜敷衍卫皇,吕纪和敷衍卫国大司空,变成了宋佩瑜敷衍卫国大司空,吕纪和敷衍卫皇。
听宋佩瑜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重奕沉默半晌,突然说了一句,“他们是不是傻?”
宋佩瑜嘴角勾起微妙的弧度。
巧了,他也是怎么想的,卫皇和卫国大司空的脑子,八成是有什么问题。
卫京中的人仗着有天险,京城内有足够的驻军也有充足的粮食,短时间内还能运作下去,想要凭着卫京大门换取足够优越的条件,无论与外面通了多少封信都不肯松口开门。
赵国忙着安顿已经打下来的十二个县城,组织卫国百姓补耕,虽然效果肯定没有春耕好,也总比颗粒无收强。
另外赵国和楚国都急着达成两国联盟。
已经回到咸阳的襄王带着灵云公主朝着卫国赶来,他要经过卫国赶回楚国,路过奇货城的时候,襄王会将宋佩瑜忙里偷闲组织的船队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