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420)

  骆勇以为过了整个下午,实际上却只过了几个呼吸后,重奕点了点头,“你随我一起。”

  “不行!”反应稍快的几个人同时开口。

  魏致远从座位上起身,朝着重奕弯下腰,“臣愿意陪骆同知一同去卫京做人质,必会拼死保骆同知无碍。殿下千金之体,不该如此冒险。”

  没等重奕说话,骆勇已经伸手揽过魏致远的肩膀,“好兄弟,不用你保护我,到时候我们背对背作战,定能在卫京中杀出条血路!”

  宋佩瑜张了张嘴,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他当然也不想重奕去冒险,并能想出无数个理由劝阻重奕。

  却在最后一刻及时醒悟,他该相信重奕。

  如果重奕做出亲自去卫京做人质的决定,必然有他的考量和把握。

  宋佩瑜没开口,东宫小学堂的其他人都没法说服重奕,只能跟着重奕去找慕容靖,将希望放在慕容靖身上。

  慕容靖考虑后,不仅不赞同重奕亲自去做人质,也不赞同骆勇去以身犯险。

  他认为风险和收益并不成正比。

  已经是囊中之物的卫京,不值得重奕和骆勇冒险。

  五十名‘普通’的车夫,足够在气氛紧绷的卫京内掀起惊涛骇浪。

  可惜重奕拿定主意的时候,连永和帝都拉不回他。

  慕容靖还不能抗旨,重奕已经不是在咸阳时空有太子名分,手中却没有相匹配权力的空壳皇太子。

  战争彻底打响后,永和帝就下旨,命重奕为南征军主将,慕容靖为副将。

  慕容靖在咸阳时还给永和帝的虎符,也在重奕手中。

  重奕如今有身份、有名分、还有将士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和忠诚。

  就算是慕容靖,也不能在军中公然违抗重奕的命令。

  最后不仅重奕和骆勇在五十人的车夫中,连魏致远也在主动请求后得到了重奕的允许,加入车夫行列。

  半个月内,宋佩瑜从奇货城和赵国周边县镇调度到了足够的物资。

  驻守在卫国的赵军也在无声调动,驻守在卫京城墙外的东宫十率逐渐散到卫国的其他十二个县城,取代东宫十率在卫京外备战的是慕容靖手下的士兵。

  八月十二,临近中秋佳节,卫京城墙上的卫军蓄势待发的拉满长弓,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陆续进入他们视线的车队。

  当初说好五十辆马车,五十个车夫。

  进入卫军视线的却是七十五辆马车,七十五个车夫。

  城墙上的卫军首领蔡将军稍作犹豫后,选择视而不见。

  只是多了二十五个人而已,却多了二分之一的物资。

  卫京城墙只开了个仅能允许一辆马车通过的小缝,每当有马车进门后,城门守卫都会仔细检查进门的马车。从车内的物品到车夫身上有没有携带利刃,甚至是车夫的体型是纤弱还是健壮都会特别注意。

  蔡将军既不是卫皇的亲信,也不被大司空信任。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统领卫京城墙上卫军的将军。

  他对卫皇和大司空的命令十分不满。

  在他看来,就该让这些架着马车运送物资的车夫,在进入卫京城墙后,立刻下马车原路返回,而不是将这些车夫留在卫京内。

  但蔡将军明白,无论是卫皇还是大司空,都不会在乎他的想法。

  他就算再担心,也做不了什么,唯有让卫军将赵国派来的车夫盯牢,力求不出任何意外。

  可怜蔡将军只想在卫京与赵国彻底达成统一意见之前,好生守住卫京的门户,以期望卫京正式归顺赵国的时候,不至于太过狼狈。

  却没想到,卫皇和大司空各怀心思之下,已经将卫京卖了个合适的好价钱,根本就没想过卫京城墙上士兵的性命。

  在卫皇和大司空眼中,早就唯有敌我,没有家国。

  赵国的车夫还没到住处,时刻注意城墙情况的卫皇和大司空就分别收到消息,他们想要的人质到了,确认是赵国皇太子无疑。

  卫皇和大司空大喜,立刻让人传消息到城墙上的卫军处,想要将赵国皇太子消无声息的弄到自己的住处。

  重奕带着骆勇和魏致远,混在车夫队伍的末尾。

  也许是为了方便将赵军送来的人质带走的缘故,卫京给赵国车夫们准备的住处非常大,甚至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房间。

  重奕刚坐下不久,就听见外面的动静。

  有被称作副将的人前来,恭敬的请重奕换个地方。

  想来是提前知晓不少内情,见重奕身侧的骆勇和魏致远要跟着,也没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