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424)

  “陛下!”

  “司空大人?”

  ……

  还在激烈交手的士兵纷纷茫然的停下手。

  陛下和大司空都死了,他们还有再打的必要吗?

  重奕将剩下两只飞镖插回袖口,推开挡在他身前的骆勇和魏致远,毫不畏惧的站在卫军前,高声道,“立刻放下武器,孤赦你们无罪。”

  几个呼吸后,武器砸在地上的声音接连响起。

  又过了一会,突然有人跪在地上,泪流满面的小声开口,“谢太子殿下饶命。”

  余下仍处于茫然情绪中的卫军,听见这个人带着哭腔的声音后,胸口突然盈满劫后余生的后怕和喜悦,如同下饺子般的跪在地上。

  进入卫京后,就带领赵军火急火燎往东宫赶的慕容靖,刚到乾元殿外,就听见里面鬼哭狼嚎的高喊‘谢太子殿下饶命’的声音。

第88章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卫京已经彻底平静下来,重奕于卫国皇宫宴请军中将领。

  从卫京被赵军攻下后,就代表整个卫国都彻底变成赵国的领土。

  赵国此番出兵大获全胜,具体的军功上报还需要些日子。

  等咸阳那边核查定夺,按照每个人的军功给出封赏,恐怕要等到年底。

  但重奕是皇太子,还是格外有钱的皇太子,他想奖赏大军,根本就不需要理由,也不必等待咸阳的允许。

  宋佩瑜仿照他曾见过的年会,用当初卫京勒索赵军的物资,在八月十五当天,于卫京皇宫举办了个热热闹闹的宴会。

  除此之外,宋佩瑜还安排人,大开卫国皇宫的库房,给卫京的每家每户都送了碗肉汤。

  防止百姓在有心之人的挑拨下多想,宋佩瑜还专门吩咐人送味道极重的羊肉汤。

  每碗羊肉汤中都能见到羊肉,还有常见的蔬菜,五口之家自己备上干粮,足够吃饱。

  八月十五后,宋佩瑜打发安平王每日坐在巡街的车架上做吉祥物。

  赵军刚进卫京的时候,卫国百姓整日闭门不出。

  连街上被卫皇和大司空手下的人毁坏了门脸的铺子,都是赵军简单的收拾了下,另外找东西先遮挡住。

  卫京百姓不得不出门的时候,如果不小心遇到了赵军,不是像看到恶鬼似的掉头就跑,就是被吓得浑身僵硬呼吸急促,直到赵军已经与他们擦肩而过,才如梦初醒般的跌坐在地上。

  总之,卫京百姓虽然没态度激烈的反抗赵军,却始终都表现的对赵军极为排斥。

  等到八月十五之后,卫京内悄悄发生改变。

  先是被砸坏的铺子开始有人修整,许多铺子悄无声息的开门。

  然后街头街尾再次出现摆摊的阿婆和挑担的货郎。

  就算再遇到赵军,卫京百姓也不会撒腿就跑或者浑身瘫软,最多是低下头等待赵军先过去,有些胆大的人还敢与赵军说几句话。

  卫京作为卫国权力中心,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卫国另外十二个县城。

  仔细了解卫京中的各大势力后,宋佩瑜狠狠的松了口气,甚至恨不得去卫国皇陵上几炷香。

  老卫皇的那些败家子太给力了,不算赵军攻入卫京当天驾崩的‘伪皇’,二十八任皇帝,将卫京的各大世家犁的明明白白。

  原本卫国就底蕴极浅,极少又肯侍奉‘土匪君王’的世家。

  当年陆续从别处迁来卫京的世家,大多都是在原本的地方待不下去,才会来投奔卫国。

  这么多年过去,这些世家好不容易与卫京的牵扯越来越深,却被二十六任皇帝连根拔起。

  就算有世家拿出极大的韧性,坚持经历的两位甚至两位数的皇帝,终于寻到了生机,却不可避免的元气大伤,根本就没有资本再反抗赵国或者与赵国谈条件。

  赵国不找他们的麻烦,他们都要去祠堂烧高香,感谢祖宗保佑。

  如此算来,卫京竟然像是被强行刮去花纹的白色瓷砖似的,任由初来乍到的赵国随着心意涂抹。

  这是什么被老天眷顾的好运气?!

  宋佩瑜决定效仿当初重奕势如破竹连下卫国县城时,保证被攻下的县城,不会在他离开时出现乱子的方法。

  当初重奕是将县衙的所有衙役和驻军都聚集在一起,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花名册烧毁,然后将衙役与驻军中的所有头目,无论大小都送到易县。

  宋佩瑜打算在离开卫京回赵国的时候,将卫京的所有世家都带去赵国。

  重奕如今便是盘踞在卫京的强龙,由不得这些世家说半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