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不顾与他共同来迎接重奕的那些老大人独自离开后,老大人们干脆留了下来,要与宋佩瑜共进午饭。
宋佩瑜能看得出来,老大人们是想让重奕也留下。
但重奕显然没有这个想法。
宋佩瑜也不打算劝。
越是没那么容易了解的事,才会越让人心心念念。
宋佩瑜发自内心的觉得,燕国的老大人们只知道重奕的彪悍战绩就好,最好不要深入了解重奕。
老大人们明日还要上朝,不能在庆山行宫久留,太阳还没落山,就结伴离开。
吴金飞却特意留下,真的将宋佩瑜当成自家子侄似的,仔细将洛阳形势掰碎讲给宋佩瑜听,宁愿连夜赶回洛阳。
直到月上枝头,吴金飞才离开庆山行宫。
宋佩瑜特意请平彰亲自送吴金飞赶回洛阳,还特意送给吴金飞一辆内涵乾坤的赵国大马车。
回到住处,屋子内正点着昏黄的烛火,门口只有金宝在守着。
宋佩瑜进门时,正好看到重奕只穿着亵裤,擦着头上的水珠从隔间推门出来。
他对着重奕招了招手,站在床边的摇椅处等着重奕过来。
重奕向来不许除了宋佩瑜之外的任何人给他擦头发,如果是他自己擦,往往还在滴水,就算擦完了。
重奕扬起嘴角,步伐越来越大,十分自觉的坐到宋佩瑜身前,将手中的汗巾也递给宋佩瑜。
宋佩瑜没好气的伸出手指,轻戳了下重奕的嘴角,将手中已经湿哒哒的汗巾糊在重奕脸上,又去找新汗巾。
就重奕这头又密又长的乌发,至少要五条汗巾才能彻底擦干。
重奕只拿一条汗巾,分明是做好打算要糊弄了事。
将新拿来的汗巾放在躺椅边的桌子上时,宋佩瑜才看到桌子上正有用黑色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形木盒。
“这是什么?”宋佩瑜随口问了句。
想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然也不会一半在桌子上,一半悬空着,看样子像是随时都可能从桌子上摔下去。。
重奕舒服的叹气声,漫不经心的道,“我闲着也是无事,就去将庆帝遗诏和玉玺拿了回来。”
宋佩瑜又给重奕揉了几下头发,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重奕在说什么,满脸呆滞的转头,看向刚被他定义为‘不是什么重要东西’的黑色长方体。
第107章
作为知道庆帝遗诏具体在什么位置的人,向公公当然也跟来了洛阳。
向公公没有跟在赵国使臣的队伍中,而是随着赵国商队,悄无声息的来到洛阳,比宋佩瑜和重奕早了半个月。
重新蓄起满脸络腮胡的向云,却是在十率骑兵中跟来庆山行宫。
有向公公的精准定位,重奕能这么快找到庆帝遗诏,也很……正常?
宋佩瑜目光凝滞了一会,面无表情的转头,将视线聚集在重奕漆黑的脑瓜顶上,手上刚停下的轻柔动作也继续起来。
重奕却能感觉得到,宋佩瑜仍旧在发呆。
他倾身将黑布从长方形木盒上扒下来,只将木盒放在腿上。
有重奕的腿做对比,宋佩瑜才发现,这个木盒很大,之前也是因为桌上本就有许多东西,木盒也不小,才会导致木盒有一半都悬空在桌子外面。
随着木盒被打开,里面又是几个小木盒,小木盒之间还有被胡乱团起来做填充物,防止小木盒磕碰的细布。
昨日收拾行李的时候,宋佩瑜正好看到金宝拿着一模一样的半匹布放进箱子里。
相比黑布下面朴实无华的长方形木盒。
稍旧些的小木盒上都有异常精美的花纹,甚至还在花纹的某些位置点缀了宝石。
重奕不仅找到了向公公所说的庆帝遗诏,和庆帝常用的玉玺,还顺便找到三个空白的圣旨。
看到四个并排摆放在一起的圣旨卷轴和玉玺后,宋佩瑜抓着重奕的手放在半干半湿的汗巾上,立刻去查看圣旨卷轴和玉玺。
宋佩瑜先去查看玉玺。
他从咸阳出发之前,与宋瑾瑜和向公公详谈了数次,早就将庆帝玉玺的每一处细节都牢记于心。
不用再找向公公来辨认,宋佩瑜就能肯定,他手中的这枚玉玺,就是庆帝玉玺。
然后是四个并排摆放在一起的圣旨卷轴。
圣旨外面缝制的锦缎材质、锦缎上面的花纹,包括圣旨所用的玉制卷轴的材质都没有任何差别。
这是庆帝在位时,规制最高的圣旨。
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只有二品以上的变动,才能用得上这种规制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