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622)

  他在听闻斥候来报,燕国紧密的防线出现缺口后,立刻带着两万骑兵顺着缺口冲了过去。

  到达缺口后方最近的县城时,重奕立刻察觉到城内的不对劲。

  驻军不见踪影,百姓人心惶惶。

  县城百姓见到赵军后,喜悦远胜于恐惧和厌恶。

  平彰很快就从胆大的百姓口中得知内情。

  两日前,县城突然征粮,驻军连夜带着粮草北上,驰援告急的金山关。

  重奕靠在破旧的城墙上,眯着眼睛望着咸阳的方向,没对平彰的话表达任何看法。

  平彰依旧没学会,通过重奕的表情揣测重奕的心思。

  他尴尬的挠了下头后,也跟着重奕看向咸阳的方向。

  他们已经离开咸阳将近两年,殿下会想家也是人之常情。

  平彰却没看见,重奕手中正握着块琥珀雕刻的小猫。

  咸阳的方向,也是宋佩瑜所在邱县的方向。

  等夕阳彻底落下后,重奕将琥珀小猫收在胸口的暗袋中,转身往城墙下走,“半炷香时间内列队。”

  靠在墙上半闭着眼睛打瞌睡的平彰猛得站直,双眼中精光湛湛,不见半分困顿。

  入夜后,刚到达县城不久的赵军再次出发。却不是朝着洛阳的方向前进,而是拐了个弯,一路向北,直奔金山关。

  .

  燕黎边境,沁县。

  攻城的第三天,陈军明显感觉到不对劲。

  昨天收兵的时候,他们分明已经感觉到城内燕军显露颓势,甚至有燕军因为过于疲惫,在没受伤的情况下从城楼上栽了下来。

  按照陈军的计划,今日就会攻破沁县。

  在沁县稍作修整后,继续朝燕国其他县城前进。

  陈军士气正胜,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将沁县大门撞出裂缝。

  城墙上的燕军却像是突然换了人似的,以前所未有的劲头奋力反抗,险些让已经冲到城门下的陈军全军覆灭。

  连续攻城四天,头一次以陈军完全没有招架的余地只能撤兵收尾。

  陈国太子薛临也在黎国,且就在黎燕边境。

  ‘真假皇太子’的事后,薛临最恨的是赵国,其次就是黎国。

  如果黎国能不那么快的将‘薛临’的尸体送到陈国,或者断了冰棺中的冰块,等‘薛临’的尸体腐烂后,再将棺柩送回陈国,他也不会狼狈的两年都没缓过气。

  好不容易用苦肉计让显开帝心软,将他从东宫放出来,薛临的心却在两年的幽禁中彻底冰冷。

  是他错了。

  他该在显开帝册封他为太子的后,就弄死显开帝,直接继承皇位。

  而不是费尽心思的帮助显开帝稳住皇位,换得自己地位不稳。

  好在他醒悟的尚且不晚。

  显开帝虽然废了薛临便宜母亲的后位,却还没废薛临的太子之位。

  就算是被君父厌弃,地位不稳的太子,也比一无所有的不起眼庶出皇子好百倍。

  薛临已经弄明白,为什么他记忆中上辈子发生的事,会与这辈子发生的事有那么大的差别。

  一切的源头都在赵国。

  赵国穆氏上辈子成功的狸猫换太子,这辈子没成功。

  宋氏家主上辈子没活下来的幼弟宋佩瑜,这辈子活了下来。

  薛临只恨自己察觉这件事太晚,否则他发现自己突然年轻数十岁后,不仅会想尽一切办法除去重奕,还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宋佩瑜抢到陈国。

  薛临悔恨交加,也因此前所未有的清明。

  重奕虽然不再是上辈子的那个赵国启帝,但这个重奕,有赵国永和帝的全力支持,有赵国朝臣的爱戴,比上辈子的赵国启帝威胁更大。

  他如今也是太子,却是被显开帝厌弃、朝臣看不起的太子,根本就没有资格与重奕明争暗斗。

  等他彻底掌握陈国……走着瞧!

  薛临静下心,花费三年的时间重新取得显开帝的支持,在朝臣中竖立威望。

  摇摇欲坠的太子之位稳固下来后,他巧施妙计,陷害显开帝的皇后毒杀显开帝。

  最后,显开帝中毒太深,余生只能卧床静养,每天清醒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时辰。

  显开帝的皇后被废黜赐白绫。

  皇后所出的两个孩子,也就是薛临的两个嫡出兄长也一死一伤,坡脚的那个还被过继给显开帝的兄弟。

  薛临奉显开帝的旨意代理政务,第一件事就是阻止赵国继续扩张。

  他一边联系远在燕国的姑姑,一边在黎国频繁运作,只等黎皇和黎国太子先后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