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665)

  好在熬过春天后就在慢慢痊愈,总算是没留下隐患。

  也不知道今年入冬后,会不会有所反复。

  平王和燕国其他有爵位的人都很有眼色,用最短的时间收拾好随身的东西后,就告诉宋佩瑜,他们随时都能出发。

  余下的东西,自然有还在洛阳的人慢慢整理,等到明年开春化冻后,再送去咸阳。

  姬瞳也回他在洛阳的府邸收拾了些东西,交代家人等到明年开春化冻后,就去咸阳找他。

  其他身上没有爵位,也没被勒令搬去咸阳,又不如很早的时候就抱上重奕大腿的姬瞳运气好的燕臣,却急了。

  当年庆帝改双都,彻底定都洛阳后,繁华程度相同的洛阳和咸阳立刻变得不同。

  如今风水轮流转,赵存燕灭,咸阳仍旧是国都,洛阳却成为普通城池。

  他们被留在洛阳,岂不是注定被前去咸阳的人抛在后面?

  宋佩瑜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洛阳的热情。

  他甚至轻易不敢出门,总觉得出门容易,却可能回不来。

  即使宋佩瑜不出门,燕臣们也没放过宋佩瑜。

  有些人能被赵军拦在门外,有些人却连赵军都拦不住。

  比如曾经对宋氏有大恩的吴金飞。

  再比如头发花白又德高望重的其他老大人。

  无论赵军说什么,老大人们都直接往门内走。

  要是赵军敢威胁老大人们,要将他们扔出去,老大人们就直接躺倒。

  俗称为‘碰瓷’。

  宋佩瑜拿这些人没有任何办法,尤其是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和他没见过面的亲爹宋良辞交情不浅,对他大哥宋瑾瑜年幼时的趣事,也是了如指掌。

  最重要的事,这些老大人只是来与宋佩瑜‘唠家常’,从来没和宋佩瑜提出具体的要求。

  他们根本就不给宋佩瑜拒绝的机会。

  重奕收到宋佩瑜的求助,曾试图解救宋佩瑜,却将自己搭了进去。

  宋佩瑜发现短短的时间内,身侧的人就全都围在了重奕身边,深深的松了口气的同时,心情也变得更加复杂,原来他只是‘株’,老大人们真正的目标是‘兔’。

  生怕离开洛阳的时候,也会被老大人们想尽办法阻拦。

  宋佩瑜特意提醒老大人们,永和帝的圣旨只是让必须去咸阳的人去咸阳,并没有不许其他人去咸阳的意思。

  随着赵国版图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缺能做事的朝臣。

  只要这些老大人们愿意去与永和帝低头,以永和帝的心胸,必然会启用他们。

  老大人们却不为所动。

  宋佩瑜这才知道老大人们是存在怎样的野心。

  他们竟然想劝永和帝迁都洛阳。

  宋佩瑜顿时不敢再劝这些老大人们去咸阳了,他怕这些老大人们出现在咸阳朝堂后,会和赵臣血溅当场。

  离开洛阳的时候,宋佩瑜的随身行李中又多了个专门放信件的小木箱。

  这里面都是洛阳的老大人们给永和帝的信,宋佩瑜已经从老大人们处知晓了信中的内容。

  ‘论从咸阳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里面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咸阳在九州中算是位置偏远,没有洛阳处于正中央的位置好。

  无论是青州、兖州的消息,还是陈国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到洛阳,从洛阳再传到咸阳。

  然后咸阳的命令通过洛阳,再传去青州、兖州或者陈国。

  平白耽误许多时间。

  真是十万火急的大事,说不定等咸阳收到消息,事情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除此之外,庆帝当年会在咸阳与洛阳之间选择洛阳,也是因为那些年洛阳的气候比咸阳稳定。

  这些年咸阳的气候虽然没再恶化,却始终比不过洛阳。

  ……

  不得不说,洛阳的老大人们虽然有私心,劝说永和帝迁都的理由却不是无的放矢。

  只是……

  宋佩瑜摇了摇头。

  幽州作为龙兴之地,才是赵国的根基。

  为了一时的便捷,动摇根基,亦是得不偿失。

  这事,难办得很。

  离开翼州进入幽州后,重奕立刻舍弃虽然华丽威严却笨拙的太子仪仗,整日在马车里与宋佩瑜厮混,心情肉眼可见的转好。

  宋佩瑜当然知道重奕心情变好的原因。

  不久前,从咸阳传来永和帝的密信,信上永和帝提及,正在给重奕准备聘礼。

  可惜宋佩瑜委婉的询问宋瑾瑜,永和帝打算如何说服朝臣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打探出来,宋瑾瑜没回信,只给他送了本书,名为‘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