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720)

  反正永和帝与肃王早就毒入骨髓,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这可是最后的两枚药丸!

  自从将装着药丸的瓷瓶交给他后,陈国的人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

  他再也吃不到这种让他能感受到极致快乐的米囊了……

  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

  天还没亮,宋佩瑜就被宋瑾瑜叫醒。

  惯常有懒床习惯的宋佩瑜猛得睁开眼睛,瞳孔中没有半点迷茫。

  面对宋瑾瑜打趣的目光,宋佩瑜轻咳一声,绕过宋瑾瑜直接去隔间洗漱。

  大婚的吉服总共九层,在九月份的天气里委实有些为难人。

  好在无论是宋佩瑜与重奕,还是宋氏和永和帝,都不是那等死守规矩的人。

  太子大婚要九层吉服,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老祖宗却没规定九层吉服都要用什么材质。

  而且大婚的吉时是在黄昏,正是比较凉快的时候,屋内又始终有冰鉴在,宋佩瑜倒是不必担心耐不住暑热。

  宋佩瑜换好九层吉服和相应的发冠配饰后,天色才彻底大亮。

  太子大婚,永和帝特意免朝一日,住处离得近,或者与宋氏有交情的宾客,已经开始登门。

  宋佩瑜不必去招待宾客,他只需要在天虎居中等待太子迎亲的仪仗。

  没过多久,吕纪和、柏杨和盛泰然便来天虎居陪宋佩瑜打发时间。

  骆勇、平彰、魏致远已经赶去东宫,会随着迎亲队伍来宋府。

  三人进门,先是恭喜宋佩瑜大喜。

  宋佩瑜矜持的点头,从赐婚圣旨昭告天下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他早就能从容面对各种调笑,绝不会轻易变色。

  吕纪和将手中的箱子递给宋佩瑜,似笑非笑的开口,“他们送太子和元君大婚之礼的时候,我刚好没在咸阳,便在正日里补上。”

  宋佩瑜几不可见的沉默了下,才接过吕纪和手中的箱子,直接当着柏杨和盛泰然的面打开。

  他不怕!

  他可是有一大箱子各种宁朝秘籍和玩具的人,又经历过被十多年的好友组团送秘籍和玩具。

  还有什么可怕的事?

  看清箱子里半寸厚的书册,宋佩瑜眼中闪过轻蔑。

  他毫不犹豫的将书册拿出来,当众翻开。

  只要他们好意思看,他就好意思翻。

  然而书册中的内容却与宋佩瑜所想大为不同。

  他随手放开的那页确实是画,却不是两人交叠在一起,那么不正经的画。

  这画……看上去也没太正经。

  回忆起画上的记忆,宋佩瑜的目光逐渐木然。

  吕纪和,真是个记仇的人。

  画上赫然是十多年前,还没修葺的东宫暖阁。

  被寒风吹得大开的窗户。

  倒在地上的屏风。

  宋佩瑜只穿着凌乱的寝衣坐在同样凌乱的床上,正满脸吃惊得望着倒在地上的屏风。

  老神在在的窝在软塌上,寝衣都不愿意好好穿的重奕。

  还有身体朝着门外,却转头死死盯着宋佩瑜,满脸恍然大悟的吕纪和。

  正用折扇挡脸,想看又不好意思看的盛泰然顿时来了精神,“这是什么时候的事,看着像我们刚给殿下做伴读时的东宫暖阁。”

  柏杨仔细看过画册后,看向宋佩瑜和吕纪和的目光中逐渐浮现明悟,笑道,“怪不得当年,纪和总是看元君不痛快,原来是不忿要替太子和元君保守秘密。”

  盛泰然忽然发出声惊呼,“我怎么觉得这画上运墨痕迹越看越熟悉,难道是吕兄亲笔所画?”

  吕纪和嘴角的笑容越发灿烂,“确实是我亲笔所画,都是年少时对太子和元君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

  柏杨与盛泰然闻言,兴致更加高昂,看向宋佩瑜的目光中满是催促。

  等着宋佩瑜翻页,与他们共赏其他画面。

  宋佩瑜听了吕纪和的话后,嘴角的笑意却越来越僵硬。

  他开始回想年少时与重奕、吕纪和相处的场景,忍不住向吕纪和投去怀疑的目光。

  吕纪和该不会在画册空白处批注骂他……吧?

第136章

  宋佩瑜正在盛泰然和柏杨期待的目光中骑虎难下时,又有人专门来天虎居给宋佩瑜道喜,及时缓解了宋佩瑜的窘境。

  宋佩瑜让金宝将前来道喜的人带进门,顺势将手中的画册合上,放回木箱中,悄悄交代银宝,将木箱放到他的嫁妆里。

  下聘的时候,永和帝专门弄来一百二十八辆马车装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