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_作者:金戈万里(731)

  重奕立刻抬起眼皮看过去,黑白分明的双眼深沉的仿佛能吞噬一切。

  薛临眼中尚未完全消散的惊艳立刻变成惊惧,他下意识的移开目光,主动躲避与重奕的对视。

  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后,薛临恼羞成怒,额头上肉眼可见的浮现青筋。

  他转过头,恶狠狠的盯着重奕,直接发难,“朕好心为赵太子洗尘,赵太子却带足两万大军前来,这就是赵国对议和的诚意?”

  重奕开口,却是与薛临的问题毫不相干的话,“你是薛临?”

  此话一出,陈国君臣纷纷愣住,继而面色古怪,不约而同的想起当初真假薛临的闹剧。

  重奕丝毫不在意陈国人的想法。

  他牵着宋佩瑜的手,径直走向首位,只与薛临隔着个窄桌的座位,按着宋佩瑜的肩膀,让宋佩瑜坐在陈国专门给他准备的空座上,十分自然的站在宋佩瑜的身侧。

  赵臣早就习惯了太子对元君的爱护,见重奕宁愿自己站着也要让宋佩瑜坐着,半点都没觉得意外。

  他们反而觉得陈国没有眼力,明知道前来白县赴约是太子和元君,居然只在主位准备一张坐椅。

  陈国臣子先是听闻赵国两万骑兵已经围住县衙的消息,又被重奕轻描淡写的挑破薛临曾经派替身偷偷前往赵国,还让陈国发生‘真假太子’闹剧的丑事,正憋屈到极致。

  他们见到重奕和宋佩瑜的动作后,立刻像抓住了不得的把柄似的,嘲笑赵国不分尊卑,竟然有太子妃坐着,太子站着的道理。

  薛临阴沉着脸陷入沉默,没有因为重奕让他回想起‘真假薛临’的事彻底失去理智,还将原本的羞恼也压了下去,冷冷的望着开始唇枪舌战的陈国臣子和赵国臣子。

  站在赵臣中央的吕纪和懒得与陈国人多说废话浪费口舌,他给平彰使了个眼色,示意平彰给重奕搬个椅子上去。

  他的嘴角噙着轻蔑的笑意,光明正大的观察薛临带来的陈国臣子。

  这些陈国臣子口口声声在找赵国的麻烦,却不全是为了维护薛临。

  大多数陈国臣子只是想通过争执的方式,试探赵国用两万骑兵围住县衙,是不是真的想要直接与陈国动手。

  只有极少数陈国臣子与赵臣争论的时候,会时不时的回头去看薛临的脸色,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维护薛临。

  赵臣与陈国臣子间的争执持续许久,薛临才在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的时候,勉强打了个圆场。

  宋佩瑜借着宽大衣袖的遮挡,动作隐蔽的拍了拍重奕的大腿,安抚重奕的不耐,却被重奕抓住手把玩。

  他试着将手抽出来,没成功,只能一心二用,边敷衍薛临没用的废话,边分神提醒重奕不要太明目张胆。

  薛临丝毫没察觉到宋佩瑜的敷衍,自从开始与宋佩瑜交谈后,薛临的心情就越来越好。

  陈赵和谈这样的大事,赵太子竟然一言不发,赵臣也满脸习以为常。

  赵太子才成婚不到一年,就被出身宋氏的男妃拿捏住,原来是个只会带兵打仗的莽夫。

  薛临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改变计划,将宋佩瑜放回咸阳。

  太子死在白县,没了太子后就与赵国皇族再也没有联系的男妃却好好的活着。

  这个男妃还出身赵国最大的世家,正值壮年且精通政事,就算将肃王府的五个小郡王捏在一起,都比不过这个男妃。

  薛临眼中笑意更甚。

  到那个时候,咸阳一定会发生十分有趣的事。

  宋佩瑜立刻察觉到薛临越来越愉悦的心情,却不知道薛临为什么忽然如此开心,习惯性的伸出手指点了点近在咫尺的桌面。

  “你不必如此防备朕。”薛临满脸真诚的开口,“朕是带着最大的诚意来与赵国议和,为了让九州百姓有得以喘息的时间,陈国可以在豫州做出适当的让步,希望陈国与赵国之间能保持至少十年的和平。”

  宋佩瑜正要说话,忽然感觉到被重奕握住的手心发痒,是重奕在挠他的手心,两次。

  即使没回头,宋佩瑜也能想象到重奕此刻的表情和想说的话。

  必定是面无表情的道,“撒谎”

  脑海中浮现重奕的样子,宋佩瑜脸上的严肃顿时软化。

  薛临眯眼看着宋佩瑜嘴角堪称柔和的笑容,明明知道这个笑容不带有任何攻击性,却莫名觉得刺眼极了。

  “你不信朕的诚意?”薛临伸手指向墙外,“朕特意撤走白县的半数陈军,让赵军能入驻白县。明知道太子将两万赵国精锐骑兵都带到县衙外,将朕带来的五千陈军团团围主,都没有立刻离开。难道这些事,还不能让赵国看到朕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