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登高临下_作者:甲子亥(198)

  所以当初永王撤出京城的时候,镇国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人清查国库,收集证据。

  所以历擎宇抵达北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这些证据全都散布了出去。

  一时之间,北境民怨四起。

  所以只这一招,永王在北境两年的苦心经营就全都打了水漂。

  但是即便如此,历擎宇的进展依旧不算顺利。

  一年过去了,他才收复了一半的失地。

  完全没有他当年剿灭倭寇时的狠劲和效率。

  要知道当初朝廷属意让历擎宇领兵,就是看重了他兵贵神速的能力。

  毕竟十几万兵马出征,一年光是粮草军饷就要几百万两银子。

  要不是朝廷之前平定了萧党,别说几百万两银子了,就是几十万两银子恐怕都拿不出来。

  而且朝廷刚刚免了全国五年的赋税,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五年,国库都没什么收入。

  更别说他们接下来还要在全国范围内修路筑堤,所以就算他们现在有钱也依旧要进打细算。

  不仅如此,历擎宇在北境一年,北境民间关于当今皇帝残暴不仁的流言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传越广。

  而且近几个月来,朝野内外时常有关于历擎宇骄纵不驯的流言传来,比如他一顿要吃三十七个菜,比皇帝还多一个。

  比如皇帝的圣旨抵达北境,他不仅不跪迎,反而让传旨的大臣按照品级先给他见礼。

  又比如他在北境收了一大堆小妾,然后给她们每人制作了一个绿头牌,每天晚上翻到哪个牌子就睡哪个小妾。

  ……

  最主要的是,他大力收买朝廷派去的治理北地的官员,而不从的人往往随后就‘惨死’在了叛军的铁骑之下。

  久而久之,镇国公也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因为一开始他只以为这些流言是永王故意放出来的,为的是离间朝廷和历擎宇。

  只是没等他派人去北境细查,北境的战事突然就又紧张了起来。

  永王最终还是走上了勾结异族的路。

  不过好在历擎宇手中的枪炮足够厉害,一战下来,永王和土浑的三十万联军,当场被斩杀了七八万,就连永王和土浑的首领也被大扬朝的军队生擒,剩下的军队无不望风而降。

  等到这一站的捷报送到京城的时候,那边历擎宇已经顺势把原本土浑和他隔壁的几个小部族的地盘全都占了下来。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要知道自太宗皇帝驾崩之后,大扬朝的国力就一直在衰退,前几年更是沦落到了被区区土浑和倭寇欺凌的地步。

  只是没想到这才过去仅仅不到两年,局势就翻转了过来。

  而最大的功臣无疑正是历擎宇。

  因为这,历擎宇班师回朝当天,正在病中的镇国公拖着病体,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一时之间,偌大一个十里坡旌旗招展,人声鼎沸。

  只是看见来的人只有镇国公,历擎宇的面色有些不愉。

  镇国公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历擎宇的神色,他满面红光:“好好好,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大扬朝开疆拓土,只是没想到,我南征北战打了一辈子的仗都没能实现的愿望,最后竟然在你身上实现了。”

  “现在满朝文武谁敢不夸你一句青年才俊,举世无双。”

  ……

  历擎宇当然知道这些,所以他只说道:“皇帝呢?”

  镇国公也有些无奈:“万岁正在闭关。”

  否则凭借历擎宇这般大的功劳,便是皇帝前来亲迎也不为过。

  “不过你放心,万岁说过,不会亏待你的。”

  想到这里,镇国公宽慰不已。

  好在历擎宇已经成长起来了,要不然等他死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只怕大扬朝会毁在皇帝手里。

  “呵!”

  历擎宇抬头看向皇宫所在的方向,冷冷一笑。

  果然是昏君!

  又一想到当日萧贵妃和他恩断义绝的场景,历擎宇的心就忍不住抽痛起来。

  而后他蓦地握紧了双拳,不过没关系,他又回来了。

  现在的他坐拥北境和山东,手握三十万大军,早已不是当年只能在镇国公手底下讨饭吃的那个历擎宇了。

  ——他在北境拖延了那么久,可不正是为了收服北境。

  直觉告诉镇国公现在的历擎宇和以前有些不大一样了,可是不等他细看,原本晴朗的天突然就黑了下来,紧跟着远方聚起了一大片乌云,再然后,一根硕大的闪电就狠狠的砸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