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10)

2018-03-05 燕七雪

  要开酒楼,至少得有个两铺门的两层铺面。

  而且这还是很小的铺子,生意稍微好点儿就会忙不过来,就会找不到桌位。

  今天去的斋馆可是六铺门两层铺面,还不是出现了腾不出位子的窘况?

  像斋馆那样的铺面,少说得五千两以上吧?

  他们要找间开得起小酒楼的铺面,则要两千两以上。

  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得继续去赚。

  可是装尸骗局已经不能在同一处玩了,扮千金小姐摸钱包更是不能再玩,若是再撞到董成后果很严重……

  而丁石头恐怕一年之内都不敢穿女装了。

  而且她才说过,不能混一辈子,总要给弟妹们树立一个榜样。

  她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大家想了想都同意了。

  第二天清早,天刚亮他们就起来了。

  丁石头和丁点去村里井边打水,他们将一担水抬到小推车上,再两人合力小心地推车回来。

  往返几次虽然辛苦,但比挑不动一担水还是轻松多了。

  打完水又去山坡上拾细柴、用草绳捆了背回来,这个到是容易多了。

  等他们忙完,小福姐妹也做好了早饭。

  吃了早饭丁石头就出发去杭城,她此时的身份是十四、五岁少年郎,进城做工很正常。

  今天丁点和小福不出门,加上铃铛姐妹,他们在家里院子垦荒,打算种一小块菜地出来。

  昨夜他们商量好了,现在不够开酒楼的钱,但可以先做准备。

  比如在村子里安居下来;比如先找一家大酒楼做跑堂学习经营之道:比如找个厨子拜师巩固厨艺……

  总之今天他们双管齐下,丁点在家垦荒,丁石头进城了解行市。

  春风随着太阳升起渐渐变得暖和,道旁野花嫩黄娇红,入目之处使人心旷神怡。

  “驾!”

  从杭城出来的一行人骑着马在乡道上肆意奔驰着,丝毫不因路边闪避的行人而放慢速度。

  丁石头看向疾驰而来的马群连忙退到道旁,目光冷静又艳羡地看着他们从面前经过。

  一群气势不凡的人,可能是护卫,可能是军户,也可能是杀手。

  马上为首的大汉目光凌厉地瞥了丁石头一眼,见是一个穿着补丁粗衣短衫的少年,而少年艳羡的目光也被他捕捉到。

  唇勾冷傲勾起,无视而去。

  丁石头在确定乡道安全之后,这才继续往前。一人独行,脚程却一点也不慢。

  从南门进城正思量着先去哪条街时,突然想起做小生意还是西市最繁华。

  没有纠结,她立刻迈步朝西门方向走去。

  西雀大街,人群涌动,丁石头看着眼前一幕不由纤眉紧拧。

  正文 第12章 难民

  城隍庙就建在城西的西雀大街,但因从西门涌进来的流民多聚居在这里,城隍庙附近变得冷清。

  想来烧香的百姓尤其是女眷根本不敢靠近,害怕自己被抢、被害。

  但流民在府衙的控制下,既无法在城中自由走动,也不肯离城而去。

  因此这里衣着褴褛的人群一多,反而越来越荒凉。谁会跑来难民营闲逛?

  “笨蛋知府,只知堵,不知疏。”

  丁石头缓缓在西城门走了一圈儿,看着一大早窝在街边晒太阳的难民,心中有些激愤。

  就因为他们是从西门进来的流民,便不得在城中走动,实在太不公平了。

  她忽然走到一群流民面前大声道:“如果我是你们,就从西门退出去绕到其它门进城,当乞丐也好,找零工做也好,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不错,就因为他们是从可通往凤阳府的西门进来,全被当成凤阳等府县过来的难民控制而失了谋生的自由。

  因为凤阳是当朝皇帝的老家,从皇帝老家流离失所过来乞食恐有失皇家颜面。

  因此好大喜功的知府大人自然既不敢上报朝廷,更不敢放任这些人四处流动,便不堵不疏地看管着。

  每日仅施送一顿米粥和两个馒头。

  饿死是他们命苦,饿不死是他们福大。

  知府大人打的便是模棱两可的主意,既无作为也无不作为。

  为了一顿米粥和两个馒头便放弃了随时可能活得更好的机会。这些坐着等死的人也有可憎之处。

  丁石头自小流浪,对这样的情况原本见多不怪,她装尸谋生路也是在城中心往南门那一片,并没有来到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