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在你们长大之前,除非招个上门的,否则怎能撇下你们自己去嫁人?还是说我带着你们一起嫁过去?”
“因此,丁家最终撑家顶梁柱是你不是我,在你能撑起来之前,我不会嫁人,明白吗?”
“秀才买地能免赋税,秀才经商仍是士,不算商户,缴税也没那么重,明白吗?”
“趁着咱们买不起铺时,多积累这方面的优势,有备无患,明白吗?”
一连三个“明白吗”,说得丁点神情也严肃起来,为自己刚才的抗拒而感到汗颜。
“知道了,老大,是我鼠目寸光,没想周全。”丁点低了头。
“朝闻道,夕死足矣,现在你明白读书的重要性,等新屋建起,就开始努力吧。”
“过去几年咱们生活不稳定,我教你也不过千余字,以后我会加快速度,让你能看更多书,一年后能接下我的夫子之位。”
丁石头语重心长一翻话,说得丁点只有点头的份儿。
老大是真的很有远见,私塾还没开起来,就已经计划一年后由他接班,若到那时他能胜任,老大也可以考虑嫁人的事了。
有了这个想法,他对读书突然生出空前的积极性,立刻去衣箱中把丁石头带回来的书小心地搬到了破床上。
“你先把《三字经》通读一遍,想想过去我教过的东西,有不懂地问我,若全学会了,就换《千字文》,明天晚上我教你这个。”
丁石头交代丁点,心中也琢磨着要在一个月内把《百家姓》和《千家诗》背下来,还要把教具都做好。
正文卷 第166章 一个人找茬不热闹
第二天,丁石头是在隐隐的雷声里醒过来的。
没想到早不打雷偏在今天打雷,这对今天上梁的人家来说,就没有人会愉快吧……
做早饭的时候,她一直在抬头看天色,虽然观不了天象,但天边还是亮了起来,并没有暴雨来袭的征兆。
或许这雨会先从别处下起来?
心中忐忑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她到不计较这种事,就算下雨天也一样能建屋,只不过这时代科技不够发达,才多有不便。
但这时代的人同样会信这个,闲话难免多事伤人。
早饭正吃着,陈六一行人就过来了,拖了几车青瓦过来。
“我早就担心这天气,将上梁时辰定在辰时初刻,天色亮起来就吉利。”陈六笑着安抚丁石头,“放心,一个时辰内就上梁盖瓦了。”
“有劳陈六叔费心了。”丁石头抱拳,正说着话,村长领着自家两个儿子、长媳刘余氏和长孙刘学富、长孙媳妇夏秋菱过来了。
丁石头一看不由感动,原来村长说的糖,是他自家做出来的,而且把自家能帮忙的人全叫过来了。
“虎子跟他爹打鱼去了,肉和鞭炮让我先送过来。”刘学富走过来说道。
他是刘学贵的哥哥,也读过十年书,不过没弟弟那么有天份而弃学种田,已经十九岁,去年冬天才娶了江夏村村长之女夏秋菱。
两人都算是村二代,门当户对了。
丁石头道了谢,不知接下来该干什么而有些茫然。
陈六那边已将檀木主梁扎上了红绸,安排了人手正在指挥一会儿怎么上去。
附近村里人已经听见了动静,许多人拿着窝头边啃边跑来看热闹。
不过村长吆喝着不让他们走进来,等扔糖时才能进院子来,现在就跑来会影响干活。
“哎,听见没有?今天好巧不巧就打雷了,你说……”王张氏开始长舌。
“少说两句吧,今天可是丁家上梁呢。”另一个妇人小声相劝。
“我又没说什么,打雷了是事实嘛,难道你没听见。”王张氏不服气,声音大了些许。
“张氏!滚回家去!”村长听见,怒气冲冲走到王张氏面前,手指着她喝斥。
“哎,村长大伯你怎么总帮丁家呢。”王张氏不敢置信地看着村长,她还什么都没说呢,怎么又挨骂了!
“做人还是凭点良心,今天是什么日子?别人都不敢乱说话,偏你话多!”陈江氏在人群里开口。
“陈嫂子,别说得好像你很善良一样,笑死人了!”王张氏扭头一看,立刻阴阳怪气嘲弄起来。
“怎么,一个人找茬不热闹,想激我掺和呢?”陈江氏冷笑,“我又不傻,这是我们陈家建的屋,我跟丁家恩怨早已化解,你少算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