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行为,与丁石开塾育人的理念是相悖的,请不要拉孩子的后腿,以你们的不在意,影响孩子求学的进度。”
丁石头一脸严肃地扫了一眼村道上站着的人群,其中就有不少妇人,妇人当中又有不少纠缠过她的人。
也包括昨天和王张氏一起对她阴阳怪气笑的那几个。刚才王张氏这么闹,竟然没人出来拉劝,只是自己没参与而已。
这并不值得她感激或夸赞。
为了以后能杜绝这类事情再发生,她必须现在将丑话说在前头。
妇人们听了都没吭声,小村童们却一个个兴致高涨地大声喊了起来:“知道啦!老大!”
不管有没有听懂,老大训话,他们就听。
“等老大忙完这几天,就给你们讲讲上学的规矩。”丁石头见他们这么捧场,心情便好了许多。
村童们又把头一阵用力点,随即便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的笑声冲淡了刚才的不愉快气氛。
这时江虎子就提着一只背篓快步过来了,同来的还有一大群少年们,原来大家这时候还没来,是都到河边去了。
除了那几个小工,中途离开的那十几个小少年们也来了。
“老大!我们能挑水!能打柴!教我们识字!”
“老大,我只认识一千多个字!我想认五千个字!”
“老大,我想学术数算学!我想当帐房先生!”
“……”七嘴八舌,热闹的声音盖过了村童们的笑声。
村童们一听急了,也不甘示弱地冲向丁石头,将她包围起来,嚷着要认字!会认真读书的话……
“好了,事情一件一件做好,现在是我家新屋上梁,这才是今天的正事儿。”
丁石头被大家争相要求着,就知道自己开塾的事是被大家认可的,心情很好地提醒大家。
现在她这么受欢迎的画面,也在提醒着村里人,丁家还是少惹为妙,不说别的,现在是关乎自家娃子读书的大问题。
江虎子将鱼交给村长的儿子刘春山和刘春河,他们就张罗着祭品。
那边陈六也准备好了,吆喝了一声,村长连忙将看热闹的人都赶开一些,然后江虎子他们就把鞭炮放了一挂。
丁石头和丁点被喊上前,在村长的指点下完成了简单的仪式,祭天地祖先祈求保佑。
然后陈六一声唱诺,把檩木的工匠们响应着,几根主檩木就在祝福的口号中抬上了屋,稳稳地安放好。
正文卷 第169章 上梁之后
陈六大手一挥,江虎子又点着了第二挂鞭炮。鞭炮声响过之后,陈六就站在墙上往下空地撒糖。
村童们和小少年们争相上前,闻风而来的小姑娘们也加入了拾糖的队伍。
陈六一边撒糖一边喊着祈福的祝语,村里孩子都是见识过的,因而热烈地响应着。
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是另一种吉利的表达。
丁点把握机会纵身跃起,在半空中接到几颗,回头给了小福姐妹。
没想到他一单瘦小子竟然有这俐落的身后,立刻就让少年们围住了。
“老大教的。”丁点一脸自豪地笑着,将一颗糖果塞进嘴里。
糖果其实是用山楂裹了糖衣,冷却后再用小方块的油纸包裹住,轻轻巧巧、酸酸甜甜,也干净体面。
丁石头后来才知道,村长的次子农闲时在城里卖糖葫芦,因此家中有储存山楂。
丁石头没有去问山楂的价钱,更没有给钱,不过后来却经常去村长家买糖葫芦,除了自家吃,也作为学童们表现好的奖励。
学童们吃了糖葫芦,回家自然会炫耀地说起,家里大人没想到村塾还会买糖奖励孩子,对丁石头的好感度更高。
而那些原本看丁石头不爽的妇人,也不敢说什么了,万一连累自家孩子上不了学,下场有王张氏做样板。
上梁仪式之后,陈六监工,钉夹板、盖瓦。
江虎子领着少年们排着队迅速传瓦给屋顶上的工匠们。就算此时远天不时有雷声响起,大家也没有惊慌。
只要赶在大雨之前将砖都盖上就好了。
之后安门窗、刷墙、砌灶、砌炕、铺地,都在屋里进行,雨打不着。
陈六看了一阵进度,交代了几句,就下了房赶着一辆驴车走了,按计划去石场。
石场先定货,今天拿不到砖,但三天之内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