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149)

2018-03-05 燕七雪

  全村都知道这村塾花多少钱能学多少东西,想学多久,只学什么,取决于各家自己。

  这就等于收费透明公开,让本来就供读书辛苦的农家人清楚明白,这钱也出得心甘。

  作为工头,陈六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妙处,也对丁石头佩服得很。

  丁石头和陈六说定明天吃饭的事,立刻就去找江虎子筹备食材。

  家里米面不多了,最近没进城只能在杂货铺里买,如又平空变出来许多,难免让人生疑。

  肉直接在村里屠夫家定,这也是丁石头的世故老道。

  若平日吃肉从城里顺带买回来,问题不大不会得罪人,若是宴客又没进城采办其它物品,专程去买肉,就会让屠夫觉得,这是嫌我家贵两文钱哪?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你的无心之失得罪了谁,你自己都不知道,兴许就在哪一天的某个时刻,对方爆发,给你致命一刀。

  丁石头混迹市井能带着小弟妹们生存下来,自然是事事周全,深思熟虑过的。

  两文钱只是小钱,以后她还要在村里开塾赚钱呢,和村里人多做正面结交也是她的目标。

  屠夫是个五大三粗的年轻汉子,为人爽快,但他媳妇却是个精明厉害的笑面虎,嘴上甜,手里头却计较得很。

  丁石头通过前几回买肉就已明白。

  她在江虎子家盯到屠夫回家,立刻过去当面向屠夫订货,要十斤带皮五花肉、两整副猪下水、两根筒子骨。

  当场付清二百五十文钱,等着明天上午让小弟来拿货。

  屠夫吃四方饭,见一个少年人这般爽快,就想起陈六曾说过丁石的种种不凡,也起了结交之心,当场拍胸脯保证明天有好货。

  屠夫并不是每天在自家杀猪,一座村子也消耗不了这么多猪肉,都是在城里跟随大屠户的。

  正文卷 第213章 宴请致谢

  每天清早去杀了猪,就没活儿了,带些猪肉回家,在家门口摆摊,既赚了杀猪钱,又做点小买卖。

  城里摆肉案的屠夫,也是一样,不过家住城里而分到了肉案生意。

  丁石头是从江虎子那儿知道这其中的门门道道,也不计较两文钱的差价,毕竟她也省了进城的时间。

  第二天早上,江虎子撒了两网,丁石头要了六条大小差别不大的大鱼,剩下的小鱼全要了。

  江虎子收了网回家,就背了箩筐出来吆喝少年们一起上山摘木耳去。

  丁石头则带着丁点和小福姐妹在家准备中饭。

  挖井的还在继续,陈六带了两个人去江夏村量地,其余没活儿的人就在工坊里干活,并没有闲着。

  丁石头把六条大鱼剖了做成鱼片,用买来的瓦盆装了,放在小灶上慢火炖着,差不多了再换瓦盆。

  东坡肉是早就答应做给大家吃的,昨天才会定下那么多带皮五花肉。

  陈六他们有二十来个人,大小少年们也有十几个,丁石头还请了村长和六个耆老,以及江虎子的爹、王木匠。

  虽说流水席是早就承诺的,但那是面对全村的,想在这地方站稳脚跟,关键的人还是要请到。

  代表村里的村长和耆老。

  代表村里势力的陈家,而陈家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六,因此当初他才敢那么嘲笑自家堂嫂,而陈江氏后来也不敢来闹事了。

  最后当然是代表村里新生力量的少年们。

  笼络了这三个方面的人,再加上开村塾获得的威望,丁石头以后都不需要对那些没事来添麻烦的妇人们假以颜色。

  当然,除了这个目的,主要还是感谢。

  宴请致谢才是她今天请吃饭的由头。没有这些人,新屋哪能这么快建好呢。

  连村长都没想到,丁家少年会在流水席之前先请了他们,就连王大耆老都夸,丁石不但懂事、知礼,还很会做人、识趣。

  但做为南城村的管理人,自然不能这么理所当然就去吃人家的席,会显得风气不好,因此村长和耆老一商量,各家出一斤酒。

  因此丁石头只准备了菜,没有准备酒,而江家也送了十斤装的一坛糯米酒。

  年后新酿的糯米酒俗称甜酒,度数不到十,糯米软软的,酒酿甜甜的,开坛香喷喷的,因而得名。

  丁石头没有拒绝收礼,不过立刻从江家买了十只这样的大瓦坛子,加上前不久订下的一把大锄、两把小锄、两把小栽锄,算是投桃报李吧。

  中午没到,少年们惦着吃饭的事,就早早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