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179)

2018-03-05 燕七雪

  丁石头便明白怎么回事了。

  那几个都是今年启蒙的学童,是刘学瑞在江夏村塾的同窗,也转过来了。

  “新来的同学不要紧张,看看你们前面的队伍,学他们一样,按照高矮的顺序站好队,原地踏步,左!右!左!”

  随着丁石头的口令,前面的队伍步伐越发整齐,后面新学童也听从了安排,乖巧地跟上了步伐。

  “现在我们再次报数,新同学注意前面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地报下去!”

  丁石头高举了手臂,然后指向第一个学童。

  熟悉地报数声继续,一路叠加下去,直到四十九结束。

  丁石头便知道,包括刘学瑞,一共新进了六个学生,队伍是按四个站一排推伸下去的,于是每一列就有了十二人,多出了一人。

  那一个孩子就显得好孤单,左右看了看就瘪着嘴都快哭了。

  “十二岁以下的都可入队!”丁石头立刻发现了问题便喊道。在一旁看热闹的少年们中立刻有人冲了出来,竟然有八个。

  这样还是多了一个。

  “最大的那个出列!”丁石头朝后一看不由笑了笑,对着最后面嘻嘻哈哈的小少年们喊了一声。

  八个人互相一看,便指向年纪最大的那个,那个少年就在同伴们的笑声里挠着头又出了队伍。

  丁点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兄弟,我理解你!”

  一声安慰,却逗得看热闹的少年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前面的学童们都忍不住扭头朝后看去,后面听得清说话声的学童们也跟着笑了起来,队伍瞬间有些凌乱。

  “队伍看齐!听老师口令!”丁石头高举双手拍了拍手掌,将学童们的注意力拉了回来,“原地站定!向师长行礼!”

  正文卷 第254章 拜师仪式?

  学童们立刻停下了脚步,向着丁石头的方向,双臂自下向前伸出,掌心向自己相叠、躬身、收回,如此三次。

  后面新来的学童也已适应这种气氛了,都认真地跟着照做,并没有出很大的乱子。

  “很好!今天起,你们就正式成为南城村九九塾学的一员,要记住八个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今天,有新来的同窗还没有桌椅,我们所有同窗要共同进退,因此,今天还在外面上课,等所有桌椅到齐,我们再进屋去,好不好?”

  “好!”童稚的声音异口同声,很是响亮。

  也让今天才来还没有来得及报名的那几个家长差点落泪,听说九九塾学一视同仁,是真的呀!

  他们正是在江夏村塾交了五两银子已经启蒙的学童家长,却发现三个月来还不如同村那几个到九九塾学来试读十天的娃子呢。

  因此,他们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在昨晚下了决心。

  就算是重新启蒙一次,也只要一两银子一个月,一季也只有三两银子。

  若继续留在江夏村塾,今天就要去交上三两银。

  同样的束修,今天要交的却是一个三两、一个一两,自然是往九九塾学来了。

  只是他们属于事先没有打招呼就跑来的,本以为新入塾会有个报名和拜师仪式,就想先带娃子去见夫子,说明来意。

  谁知这夫子不但年轻,行事也与众不同。学童们竟是这样就开始上课了!

  报名呢?拜师仪式呢?

  刚才那三揖就是拜师仪式?

  丁石头等帮忙的少年们挨出了凳子和椅子,让所有学童都坐下后,就搬出一箩筐字牌,从中拿了十二张打乱顺序挂在黑板上。

  然后逐个指着那些字叫学童们辨认,并且以举手的方式提问他们有关那些听过的故事。

  她在检测大家这几天没来上学,可有把之前学过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

  还好,学童们很踊跃,没有天生对师长的畏惧感,虽然有人举了手站起来,却回答得乱七八糟,丁石头也没有批评他,而是叫他坐下又换别的学童。

  就这样,虽然没有人全部记住,但你一句、我一句地也就将整个过程还原了,通过这样的方式算是又巩固了记忆。

  在大家都认识了那些字之后,丁石头才拿出新的字牌出来挂上。

  “天!地!人!君!亲!师!”

  六张字牌,挨个去点认,说明笔划和写法,再将每个字的组词、造句、简单的典故都以讲故事的方式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