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254)

2018-03-05 燕七雪

  在戒备了几天后,大家发现江夏村塾竟然一点动静也没有,都不觉松了一口气。

  丁石头没有多作评价,心中只是猜测两个可能,要么人家在观望、憋大招,要么就是在等乡试之后。

  乡试之后若能中举,到时就是府学山长们,也会给三分面子的。

  这结果她早有预料,只是没有说出来,因为她也要在那之前多积攒名声,同时寄望于刘学贵童生试顺利。

  若夏家秀才的目的是明年乡试之后,那刘学贵考童生试反而安全许多。

  转眼七月半,这里习俗要上坟,因此丁石头立刻给大家放了一天假,自己却关起门来睡大觉。

  一直以来劳心劳力,就为了安定下来过上好日子,可如今好日子就在眼前,她却感觉到累了。

  是那种日复一日工作做梦都想放假睡个大觉或是去哪里游玩一翻却实现不了的累。

  心累。

  “老大这是怎么了?吃了早饭就在炕上睡着了,刚吃完中饭又打呵欠要去睡觉?”

  厨房门口,小福看着丁石头打着呵欠离开的背影,不由诧异地嘀咕。

  “老大前些日子累着了,就让她睡吧,明天又要开课了。”丁点从井边提了一小桶水过来,小声说道。

  “不是初十才歇过吗,老大也没有睡懒觉呀,顶多中午打个盹儿。”小福不解。

  “不管是初十还是二十、三十,老大哪里真歇了?不是忙着读书、缝衣裳,就是和大家讨论功课。”

  “今天大家都没过来,才是好睡觉呢。”丁点撇了下嘴。

  这几个月来老大致力塾学和操心别人读书的事,不停地说、不停地想、不停地写,他在旁边看着感同身受。

  他都觉得累,老大如何不累?

  正文卷 第355章 她就不必耗在这里了

  第二天,丁石头又恢复了精神抖擞的模样,一如平常那般,在院门外练拳,直到学童们陆续赶到。

  丁点见她又正常了,也就安下心来。

  转过七月过,一场雨后,山坡泛黄、清风凉爽,总算有了丝秋意,丁石头手中的折扇也成了装斯文的道具。

  到了八月,中秋也就快到了,但在农家,中秋之后就快收割晚稻,之后还要翻田种秋油菜……

  因此,八月初一来交束修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提前向她请假了,从八月十七到九月十六。

  八月的上半月和九月的下半月,合起来恰是一个月,从他们尴尬的小心翼翼表情来看,是希望她能将九月的束修免掉。

  丁石头知道农家人家境艰难,还要供这些少年读书本来就不容易,自然也立刻识趣地答应了。

  当天就在复学班宣布了放假时间,将八月和九月合成一月,不必多交束修。

  少年们听了顿时激动地欢呼起来,许多人也露出明显松一口气的表情。

  丁石头心中也很感慨,每月五吊钱,她在市井混迹时,也不能保证每月都赚得到,除非下黑手,否则食不果腹的时候还是很多。

  农家人除了地里的作物缴税、卖给粮行、自己存粮,想要来钱就只有进城做工,或者靠家禽家畜、山货、手艺等贴补家用。

  自然,每月交来的五吊钱,也不可能是每月现赚,而是历年积蓄起来的。

  家长们对自家孩子寄予了什么希望,丁石头自然明白,也不敢怠慢教学,只希望自己的付出,对不住他们的信任。

  尽管开塾之初有言在先,农忙假和年节假,束修不减不退,但人家请了一个月,自然是尊重他们的苦心。

  不过启蒙班就没人请假了,他们年纪不大,回家也干不了什么活儿,还不如搁在塾学让大人放心呢。

  想到九月还会有三十多两进帐,丁石头的心情并没有被复学班影响,反而想趁只带一个班的机会清闲一下。

  “过完中秋,你巩固启蒙班的《三字经》和《百家姓》,再教大家拆解对课,等复学班回来,再接着讲书。”

  丁石头突然也想出门走走,这半年来都呆在南城村,在过去十年记录里,更是很长时间了。

  如今束修算稳定,但每月赚多少也是有数的,不止她,别人也是有数的,她不喜欢自己的家底被人算得一清二楚。

  如今有刘学贵能带班,她就不必耗在这里了。

  “这秋天来了,冬天也就快了,我想在冬月十五之后,就给启蒙班放假,过了正月十五再上学,也给他们省两个月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