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们都有哥哥,谁也不让着谁。
再加上袁翠玉说给了刘学华,到让她们三个小姑娘关系都亲近起来。
只是刘琪儿的娘去年添了丁,她在家里要忙多了,不能像江荷花那样老往丁家跑。
刘余氏立刻走出来,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把丁石头和江袁氏让进屋里。
夏秋菱裹着头巾坐在床上,正在给新生的孩子喂奶,只是动作生涩,一群妇人围在床边看着、说笑着。
丁石头一进去就看到这画面,顿时很尴尬地扯动嘴角,有些无语。
“丁石妹子,你这么有学问,快来说说为何我孩子吃不到奶?”
夏秋菱本来淡淡笑着听妇人们说笑,这时候看见丁石,眼睛里才多了几分神采。
“嫂子取笑了。”丁石头顿时红了脸,提着竹篮有些无措地站在门口。
见到那么能干的丁石竟然也有这般模样,妇人们先哈哈大笑起来。
“我说丁石丫头,你成亲也有些日子了,可有信儿了?”
“是呀,你成亲也有一年了吧,我记得是去年中秋之后你就把你表哥找回来了,那天你可说你们成亲啦。”
“瞧你们小俩口平日那么恩爱,想必是快啦。”
“……”丁石头看着热闹的妇人,一脸茫然。
正文卷 第686章 话题一直往她身上扯
不是来看月母子的吗,怎么话题扯到她身上了。
尼玛!姐这身体才多大啊!你们就盯着姐生不生孩子的问题,良心不痛吗!
“丁石妹子,快坐到床边来,你是有学问的人,快抱抱我的孩子,以后让他也会读书、多读书!”
夏秋菱见丁石头尴尬了,连忙笑着喊她过去。屋里坐了几个妇人,其实有点挤了。
只是她这话顿时又掀起了新的话题,丁石头根本不知如何响应。
“还是秋菱有想法,丁石能掌得住九九塾学,自然不是一般学问才做得到的,让她抱抱孩子,也沾沾士子之气。”
“有理有理!我那大媳妇也快生了,到时候也要请丁石帮我家抱抱孩子……”
“咳。”丁石头终于忍不住了,干咳了一声,无奈道,“我可没有抱小孩子的经验,再说,孩子读书好不好有四个原因。”
“四个原因?”大家诧异地看着丁石头,不约而同问出来。
“先天原因,也叫天份;后天原因,也叫勤奋。这是孩子自身的优势,有天份又勤奋,必成大器。”
“有天份不勤奋,也能勉强应对;少天份多勤奋,一样笨鸟先飞,后来者居上。”
“另外两个原因,一个是师长和塾学读书气氛、一个是父母和家中能否给予的支持。”
“所以读书有了这四个条件,孩子自然有出息,不是谁抱一抱就能怎样的。当然,村里孩子到了年龄,自然到我门下读书明理。”
所以,现在说再多都是想太多。
“不愧是读书人,说出来的话头头是道。”
“那还用说,人家打小读书的,咱们打小大字不识。”
“哎,托丁石和九九塾学的福,我如今可是能认几个大字了,还能背诗呢。”
“……”妇人们说着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丁石头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却很尴尬。
今天是来看月母子的,怎么话题一直往她身上扯啊,是她太多话了吗。
她歉然地朝靠躺着的夏秋菱看过去,新晋母子俩正在为吃奶而奋斗。
“袁婶婶!丁姐姐!让你们久等了。”刘琪儿端着茶盘走过来,笑嘻嘻地解释,“刚好水不够了,我重新烧开一壶,奉茶晚了。”
“不要紧,琪儿如今越发懂事勤快了。”江袁氏接过茶笑呵呵地夸着刘琪儿。
刘琪儿比江荷花小一岁,原本还在贪玩年纪,又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夏秋菱进门后家务事儿也都是夏秋菱在做,刘琪儿做得不多。
但去年她娘又添了儿子,刘琪儿能帮忙的地方就多了,也就慢慢懂事起来。
毕竟一年大过一年,本性不坏的女孩子,总是会成长起来的。
“谢谢。”丁石头也接过茶含笑道了谢。
茶是芝麻红糖茶,里面还剪了一根红枣丝。
家中有月母子,待的都是这种糖茶,而妇人们也吃得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