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作者:燕七雪(565)

2018-03-05 燕七雪

  永乐皇帝这才当朝说出丁石头嫁妆之事。

  红薯还没见面,但在田庄里种着,只待秋收便可知高低,不过丁石头仍是写出了红薯的种植方式以及功效和便利之处。

  塾学之事已经进行之中,对朝廷、对天下有多大功劳,大家看着便是。

  葡萄美酒,永乐皇帝让人开了一桶,每人尝到半杯,然后问他们,这样的美酒能为朝廷带来多少帛收?

  那些朝臣尝完之后便不说话了。

  永乐皇帝又说了太极拳、八极拳的事,这桩桩件件皆是不世之功。

  竟是赵王妃陪嫁自不好再封赏于她,但她娘家就一个小弟,不封他封谁?

  一翻话问得满朝文武皆低了头。

  不是他们终于发现这些嫁妆很有价值,毕竟有些没见着而无法感受。

  但就这葡萄美酒而言,能为朝廷带来的帛收就不可限量。

  寻常百姓或许不知,他们每天上朝的大臣又如何不知?

  这西疆每年进贡的葡萄酒有多珍贵,若是朝廷自己大量酿造,不说别的,郑和下西洋就能大赚一笔了。

  更何况有利天下百姓的教育和增食,对朝廷甚至对皇上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还想不明白吗?

  永乐皇帝很快就消除质疑声,后宫也无人敢多说半句了。

  丁点他们还没出宫,因为新府第还在装修中。

  趁着一家人团聚,丁石头让小福和铃铛姐妹给徐皇后唱曲儿,让丁点把其它拳谱默写下来,她自己负责完成太极拳的图谱。

  其他拳法显然是额外的,她很明白,父皇最想要的就是太极拳。

  别人或许不知道为什么,但她有些猜测,那就是传闻太极拳创造者张三丰仙风道骨,后来不知所踪,可能已成仙而去。

  哪个皇上不想实现万万岁的梦想?

  既然秦始皇派了那么多人海外寻仙却依然早早死去,后来也有皇帝炼丹却依然无法求长生。

  如今有个神秘传说张三丰,永乐皇帝又如何不心动?

  他却忘了,既然太极拳可以在民间由丁石头来传播,是不是能得道长寿,就有待商榷了。

  但利益当前,世人都愿意搏一搏的。

  五月下旬,连日无雨而天气又炎热了些。

  这天傍晚,李坎来传消息,复学班和启蒙班都到了,正在王府安置。

  丁石头想回去看看,永乐皇帝却有了新的提议。

  正文卷 第778章 朝上施教

  第二天早上永乐皇帝先去上朝,丁点随李坎先去前朝宫门口等待。

  丁石头和赵简带着小夏儿随徐皇后的凤车仪仗一起前往武英殿。

  按昨天永乐皇帝的提议,今天不去国子监而改在武英殿,让朝上文武都观看一下赵王妃带出来的九九塾学。

  这也是这几日根据朝中非议而得出的想法,通过这次由赵王妃亲自带班演示,堵了悠悠之口。

  丁石头为了重温当初塾学风貌,今天是男装打扮。

  赵简今天蒙眼的黑布带是两层薄纱,等到了武英殿可以揭去一层,在遮光的情况下,也能恢复一些视力。

  武英殿上,永乐皇帝没有让朝臣奏议,而是说了今天由赵王妃朝上施教、展示塾学的事情,听得众臣一脸好奇,也开始期待起来。

  丁石头看了看天色,问了时辰,也就是早上八点半的样子。

  武英殿前广场上,复学班带队,三个启蒙班学童整队在后,有百余人跑步前来,在李坎的指示下就在广场上站定。

  禁军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这么小子们,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永乐皇帝得到奏报,便领着朝臣们出了武英殿站到殿下廊下观看。

  四个不同人数的队伍整齐地站立着,没人喧哗,也没有人动弹。

  正疑惑议论着,徐皇后的仪仗到了,丁石头身姿轻盈地跳下凤车,便一路向队伍跑去。

  大家看见熟悉的身影出现时,队伍这才激动起来。

  “老大!”几乎不异口同声。

  丁石头听得嘴角一撇,心中哆嗦了一下。

  “为何都叫老大?”凤车上,徐皇后好奇地看向赵简。

  “丁点他们从小喊的老大,到了南城村落户,村里少年们和第一批学童那时还没进入塾学,也跟着喊了老大。”

  赵简无奈地解释了一翻,却又道:“孩儿是以表哥的身份去南城村,他们也喊了一年多的表哥。”

  徐皇后知道他说的是那被追杀的事情,对南城村淳朴善良的印象又好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