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_作者:麻辣笋(838)

2021-09-04 麻辣笋 升级流

  杜玉道:“这几本书,可以说是涵盖了大部分童生试的内容,对于孩童启蒙来说,较之前的众多书目确实更好一些。”

  “不愧是您,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楚辞小小拍了下马屁,“这几本书就是启蒙用的,分为上中下三册,初学者先学上册,待基础稳固之后再习中下册。每一册都是三本书,也分上下册,到时候将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分配班级,快者一路高歌前行,慢者则厚积薄发,待基础扎实后,再往上升。”

  杜玉听后,沉吟片刻:“其他的倒也罢了,只是这算学……加起来也有六册了。老夫看了一下,根据上面的内容来看,学完中册后,就足以应付秀才试了。我朝乡试时不考算学,这下册的算学是否可以免了,增加一点四书中的内容?”

  楚辞一愣,拿起书翻看了一下,然后他发现,这算学于他而言,自然是小学生水平的,但对于大部分的大魏读书人来说,下册的难度系数确实比较大。如果想要学好,自然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会挤占他们背书做题的时间。

  可是,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想要点亮科技树,不重视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可是在现在,甚至未来几百年来看,算学都是一门十分弱势的学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文章能让人当官,学算学却不能。想要改变大众的思想,看来还是得先改变当权者的看法……

  楚辞想到了很多东西,一时竟忘记答复杜玉了。

  幸得杜玉宽宏大量,他看出楚辞似乎有难言之隐,便静立一旁,耐心等着他回神。

  “杜老莫要见怪,晚辈一时迷了心窍,怠慢了。”楚辞回过神后,立刻请罪。

  “无碍的,只是老夫似乎从未见过楚提学你走神,怎么,是老夫刚才说的话有什么不妥之处吗?”杜玉问道,他印象中的楚辞聪慧果敢,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有一说一,这次竟因一句话怔愣了这么久,真是奇也怪也。

  楚辞苦笑了一声,要他怎么说。谁能想到他一个语文老师,在古代竟准备向人安利数学了呢?

第407章 步子迈大了

  “这算学……不能删。”楚辞沉思了一会, 坚定地说道。

  杜玉皱了皱眉头:“愿闻其详。”

  “听闻在我大魏建朝之前,算学还未被取进科举之中,后来为何又会设立这一科呢?”楚辞没有直接回答, 反而向他提问。

  杜玉道:“这个原因, 是因为大魏建国初期, 百废待兴,高祖命令官员们要开源节流,可偏偏在这种时候,某县出了一位糊涂官, 看不懂账本, 也不精于计算, 被师爷哄骗着以高价购进了几个奸商贩卖的木材, 导致那一年的税收都打了水漂, 就连屯粮都卖了还债。第二年又恰逢大涝, 百姓颗粒无收,官府又放不出粮, 最终此地饿殍遍地, 百姓流离失所。”

  “高祖震怒, 直接处死了这些人,而后又道父母官若不精通庶物,又怎能治理一方,使民富国强?所以他下了一道圣旨, 言日后科举考试必要将算学并入其中, 只有这样, 才不会让悲剧重演。”

  “但算学一道……太过晦涩。”杜玉有些不好意思,看来在数学方面,应该是个学渣了, “精于此道者作文不精,精通文章诗词者,不擅长此道。两者皆长者却不精通。是以,后面三年之间,朝廷选拔出的人才,远远不够填补朝廷空缺。高祖无奈之下,只好降低了难度,科举考试中,除童生试以及县府院三场外,再不涉及算学。如此,选拔出来的人才填补上空当。”

  楚辞听得津津有味的,他原本只知道算学是本朝才取入的,却不知这中间还有这么一个缘由。

  “所以,算学之所以到院试这一场止,其实并不是算学不重要,而是因为太难了?”

  楚辞一语中的,杜玉一愣,竟然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他刚刚讲得那件事,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只不过……“可是,这么多年来,也不见算学起到什么作用,学到第四册 ,就足以让大家读懂账本,再不会受奸商蒙蔽了。”

  楚辞摇摇头,喃喃自语:“算学的作用很大,只是人们尚未发掘出它深层次的作用,一旦发掘出了,整个世界都会因此改变。”

  杜玉在一旁听着,虽某些地方听不太懂,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楚辞有些夸大了,算学的作用不就是让他们不上那些奸商的当吗?行商贾之事的人算学一般不错,可士农工商,他们却是处于末流的。

  楚辞观察到他的神情,知道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改变他的观念,正想改日想个法子证明一下时,却突然想到了一个故事,于是他问杜玉说:“杜老,若今日有一健仆投于您的田庄之中,您一日需给他多少文钱?一个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