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帝的竹马伴读_作者:岩城太瘦生(363)

  太学也是一身青衣,柳宜站在队伍后面,朝宋皎笑了笑。

  宋皎跟着干爹干娘回宫去,陪他们吃了一顿午饭。

  谢夫人直说他太瘦了,给他夹了一堆菜,让他多吃点。

  谢夫人还想让他搬回来住,提了一嘴,知道宋皎守孝意愿坚决,也就不再提了。

  吃过午饭,谢夫人让人把小东宫收拾出来,让宋皎过去午睡。

  宋皎躺在熟悉的床上,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十二三岁。

  几个爷爷就在不远的皇帝寝宫里议事,争执起来,声音能传到小东宫里。谢沉住在对面,在他还没有睡醒的时候,就一把推开门,冲进来吵他,让他起来陪自己玩。

  一觉醒来,宋皎放空目光,看着帐子顶,忽然觉得怅然若失,心里仿佛缺了一块什么东西。

  系统见他还是这样沉闷,便道:“卯卯,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去找朋友吃顿饭?去天然居,好不好?”

  宋皎缓了好一会儿,坐起来:“行,走吧。”

  这时候太阳还没落山,宋皎穿好衣裳,想了想,直接去了兰台。

  兰台翻修扩建过,但是又因为宋丞相的离世,暂时搁置下来,所以只修了半边。

  半边飞梁画栋,另外半边,还是他们读书时的模样。

  宋皎坐在旧处的走廊上,一偏头,从打开的窗子里,望见里面成列的藏书,认真翻书的官员。

  他坐着等了一会儿,没多久,温知拿着书从窗子里走过,不经意间一抬眼,就看见他了。

  “卯卯!”

  温知本想绕过去走门,望了一眼,实在是太远,竟然直接放下书,衣摆一起一落,从窗户里翻出来了。

  宋皎站起来,朝他挥挥手:“智多星。”

  随后楚珩也听见了,跑过来一看,果真是他,一模一样的动作,也是翻窗户出来了。

  “还以为你来一趟就回去了,我刚还和温知说呢,没和你吃一顿饭真是太遗憾了。”

  温知道:“还没到退班的时候,你先进来坐一会儿,等退班了我们一起去吃饭。”

  两个朋友生怕宋皎跑了,一左一右架住他的手,把他带进去了。

  从里面看兰台,才看得更完整。

  面前是数十个高到屋顶的书架,架子上摆满了书卷,宫人们推着带轮子的木梯,在其间行走。

  另一边是用屏风隔开的数十个座位,每个人的位置上都摆满了书卷,众人或翻书,或提笔,都格外认真,一丝不苟。

  两个朋友把他带到其中一个位置上,让他坐下。

  温知轻声道:“你先在我这儿坐一会儿。”

  “好。”宋皎一在案前坐下来,就下意识提笔,然后顿了一下,转头看向朋友们,三人相视一笑。

  两个朋友在他身边坐下,楚珩道:“卯卯,咱们现在在修书,修几部齐国统一的经卷,整理出来之后,直接由朝廷印发,以供科考,有没有兴趣一起?”

  宋皎顿了顿:“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

  “行。”

  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很快就到了退班的时候,宋皎和两个朋友一同出了宫。

  “去天然居吃饭吗?”

  “嗯。”宋皎想了想,“我们去太学找柳师兄,再去找江师兄,一起吃饭。”

  “行。”

  *

  一行人到太学的时候,正好太学也下学了,宋皎和朋友们揣着手,站在一边,在人群中搜寻柳师兄的踪迹。

  在看到他的时候,三个人一起朝他挥挥手:“柳师兄。”

  柳宜抱着书,抬头看见他们,笑了笑,朝他们走来。

  在人群中,宋皎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人。

  可是那个人侧着脸,一看见他,转身便跑了。

  宋皎不解,一直到了天然居,才敢开口问:“温知,王旷怎么了?他先前不是去参军了吗?”

  他们还在太学的时候,王旷就去参军了。

  后来出了那么多的事情,宋皎也就没怎么听过他的事情。

  温知脸色沉了沉,道:“他在参军的时候,伤了一只眼睛,你刚才看见他了?”

  “他侧着脸,我没看清。”

  “他伤了左眼,他爷爷不肯让他再去参军,又把他送到太学来了。”

  宋皎说不出话来。

  当初王旷去参军,他也是知道的,甚至还劝过他。

  弄成现在这样,宋皎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楚珩道:“你别难过,战场上就是刀剑无眼,受伤死人都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