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和甄家冲突,守在外面守了好些天,终于想办法和一个甄府的家丁混熟了些,请他吃了一顿酒,借机打探一下穆星的情况。
“表少爷?”那家丁喝高了,大着舌头,“他们早、早就离开,回京城了啊。”
王富贵只觉眼前一黑。
*
顾婉音回京城的路异常顺利。
他们没走多久,就遇上了一队去京城的商队,那商队老板热情邀他们同行,路上多有照应,一路上半点风波都不曾遇到。
回府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拜见长辈。
顾侍郎是个中年文士,对两个女儿神色淡淡,对穆星也没怎么在意。
倒是林氏一脸慈爱,看了穆星好几眼:“真是个可怜孩子。”
她又问:“怎么不见王嬷嬷?她不是一直跟着你吗?”
顾婉音答道:“王嬷嬷到了荣华镇之后,感染恶疾,一直不见好。大夫说嬷嬷体虚,不适合长途跋涉,我便做主让她留下休养,甄家婶婶也会帮忙照看一二。”
林氏笑意收敛了些:“是吗,那真是不巧了。”
顾婉音微笑不变:“嬷嬷一定会吉人天相的。”
顾侍郎淡淡道:“不过一个下人,说什么吉人天相,没得折了她的福气。”
穆星:“……”
虽然那王嬷嬷不是个好东西,但明面上,是顾婉音的贴身嬷嬷。
当面这样贬低,看出来了,这顾侍郎是完全不给这个长女脸面。
顾侍郎看着长女:“我有些事,要同你说。”
穆星便被人牵着出去。
出了大门,他耳朵一动,隐约听到了顾侍郎的声音:“我同你母亲,替你相看了一门好亲事……”
……
顾婉音是红着眼眶回来的。
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她什么也没说。
穆星听觉敏锐,听到福秀同她絮絮叨叨的抱怨:“老爷真是偏心,还好亲事,这么好的亲事,怎么不留给二小姐呢?”
“堂堂侍郎家的嫡出大小姐,去给人当填房,安王庶出子女一大堆,谁不知道府里荒唐?满京城疼爱女儿的人家,谁愿意把女儿嫁过去?”
顾婉音语气冷静:“少说两句吧,福秀。”
灵秀性子向来温和,此刻也在一边劝说:“福秀她只是性子急,在外头从来不说这些的。小姐,您得想想办法呀,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万一直接给您定下了,您这后半辈子……”
这丫鬟都快急哭了。
顾婉音心里也慌,她知道,父亲根本不是和她商量,只是提醒一声而已。
说不定,家中都已经和安王府接触过了。
可是,可是她能有什么办法呢?她……
“大少爷回来了!”
屋子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穆星板起包子脸,坐在院子里的小石椅上,仿佛在思考什么人生大事。
顾巧音举着两个风车走过来,看到他,吧嗒吧嗒跑过来:“弟弟,给你!”
穆星严肃地看着顾巧音:“巧音姐姐,你喜欢你爹和夫人吗?”
顾巧音呆了呆,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道:“不喜欢。”
顾巧音将小风车往桌子上一放,气咻咻:“爹,林夫人,坏!”
*
顾婉音的院子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少女年纪约莫十二三岁,一身艳丽的绯红罗裙,头戴珠翠,颈上戴了一只赤金镶红宝项圈,十分富贵。
她姿容不俗,眉眼之间尽是骄矜,一望便知是被宠着长大的。
见到穆星和顾巧音,她只随意瞥了一眼,并不放在眼里。
顾巧音迟疑了一下,还是站起身来,喊了一声“二姐姐”。
来人正是林氏的女儿,顾妙音。她还有个一胎双生的兄长,名唤顾琼英。
顾妙音看都没看顾巧音。
她和哥哥因为一胎双生,在当世被看作祥瑞,素来不看重女儿的顾侍郎,也对她有几分偏宠。
她母亲林氏又是当家夫人,顾妙音可以说是府上所有小姐之中,最受宠爱的。
她脾气高傲,除了长姐顾婉音,其他庶妹,根本不被她放在眼里。
顾妙音进了屋子,看着顾婉音犹带着一丝红的眼眶,故意问道:“姐姐这是怎么了?眼睛都红了,难道是受了什么委屈不成?”
顾婉音淡淡道:“只是刚刚进了点灰。”
顾妙音笑吟吟的说道:“姐姐说是就是吧。对了,我是特意来恭喜姐姐的,听说,父亲替姐姐寻了一门大好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