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令朕宠罢不能_作者:挽轻裳(158)

  沈映闲闲出声道:“太后您是长辈,哪有让您让的道理,就把朕的那出《捉放曹》往后挪一挪,第二个演昌平点的就行,也不差这一会儿。”

  昌平长公主连忙放下戏本子,起身道:“太后,皇上,不用麻烦了,昌平和太后一样,也爱听《桃花扇》,就让他们唱《桃花扇》吧。”

  刘太后得意朝沈映瞟了眼,然后看着昌平长公主笑道:“怪不得哀家觉得和你投契,可不巧了嘛,就连咱们喜欢听的戏都一样,那哀家今日可就沾沾寿星的光了。好了,先让戏班唱起来,其他人想听什么再点。”

  立即便有见风使舵人出声奉承:“太后与昌平长公主感情可真好,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听说今日太后送了一套太后当年封贵妃时,高宗亲赏的红宝石头面给长公主庆生,什么时候长公主戴出来也让咱们开开眼。”

  “昌平已到了选驸马的年纪,等到她出嫁之时,你们还怕没机会开眼吗?”刘太后笑着拉过昌平长公主的手,亲热地道,“哀家没有亲生的女儿,一直觉得遗憾,你是个贴心孝顺的,放心,哀家定然会为你选一门好亲事,风风光光送你出嫁。”

  昌平长公主感激地福了福身,“昌平命小福薄,承蒙太后厚爱,昌平不胜感激,多谢太后怜惜。”

  刘太后欣慰地点点头,又瞥到一旁坐着的皇帝看都不朝她们这边看一眼,脸拉得老长,一副大为不快的样子,心里头就更加高兴了。

  暗暗得意地想,这不是从一个亲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兄妹,感情就是不牢靠,世上的人到底还是趋炎附势的多,谁那儿有肉吃就跟谁走,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如今昌平与她这个太后亲近,就算皇帝看到了再不开心又能怎么办呢?总归这个后宫,还是她做主。

  一晚上,就听到刘太后和昌平长公主在那里手拉着手,亲热地闲话家常,那母女情深演的,一点儿不比戏台上的差。

  沈映从头到尾都板着一张冷脸,还没听完三出戏,就借口要处理政务离开了。

  等出了清露台,他才揉了揉自己努力绷了一晚上,差点都快僵过去的脸,恢复了正常表情。

  今天晚上的清露台可真是热闹,台上人演台上的,台下人演台下的,真是一出好戏呐!

  回澄心斋的路上,恰巧遇到了带兵在行宫里巡逻的林彻,沈映便让林彻过来陪他走走。

  伺候的宫人远远地跟在他们二人身后,沈映背着手慢悠悠地走着,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林彻闲聊。

  “小林将军,你可知今日是昌平长公主的生辰?”

  林彻笑道:“回皇上,自然知道,清露台的戏都唱了一晚上了,臣老远就听到了。”

  沈映偏头瞧他,开玩笑地问:“小林将军,你觉得昌平长公主如何?”

  林彻恭敬地道:“皇上,臣是外男,不敢妄议长公主。”

  沈映摆摆手,轻笑道:“就朕与你两个人,用不着拘谨,朕就是同你随便聊聊,既然你不敢妄议长公主,那朕不妨换个话题,小林将军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娶个什么样的夫人?”

  林彻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回皇上,臣……臣还没想过这事儿。”

  沈映看着林彻这个大直男,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就现在想。”

  于是林彻托着自己的下巴,开始认真地想,过了一会儿说:“皇上,臣想好了,臣想娶的夫人,不求她长得多美若天仙,但是性子一定要好,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这样才能夫妻恩爱和睦,就如同皇上与顾少君那般鹣鲽情深,琴瑟和鸣。”

  沈映听林彻说完,眼皮跳了两下,“……你好好说你自己,干嘛扯朕和顾少君?”

  他和顾悯那个乱臣贼子,与“鹣鲽情深、琴瑟和鸣”这八个字有半毛钱关系?

  林彻憨憨一笑,“臣在行宫里四处巡逻,常常瞧见皇上与顾少君携手同行,宛如一对神仙眷侣,试问谁看见了不羡慕?”

  沈映皱起眉头:“……你什么时候看见朕与顾少君携手同行了?”

  林彻低下头,心虚地摸了摸鼻子,“回皇上,就……前不久,您和顾少君在湖上泛舟那次,臣……远远看见了,不过您放心!隔着远,臣什么都没看清!”

  沈映:“……”你还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林彻想起什么,又抬起头,问:“不过皇上,顾少君好像已经有很久没来行宫了,是在京城里忙差事吗?皇上可知顾少君何时会到行宫里来,臣还有些关于射箭方面的技巧想向他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