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丞相犹豫了一下,“回皇太后的话,她确实是说过有些把握的,但是,也只是有些把握,并无十足的把握。”
“真的?她真的这样说过?”皇太后激动地问。
夏丞相点头,“是的。”
梁太傅却道:“丞相,这不是投机取巧立功的时候,你不要胡说。”
夏丞相听得此言,气得脸色涨红,“太傅这是什么意思?本相是那种国难当前却妄求立功的人吗?”
晋国公立刻便道:“外面的人虽然说夏子安懂得医治疫症,但是本侯是不信的,夏子安若懂得医治疫症,早就出来了,何用等到现在?本侯不是阻止相爷立功,但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你盲目地给了大家希望,也让皇太后和王爷做错了判断,到时候疫症一旦大幅蔓延,你夏丞相便是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掉的。”
夏丞相气得发抖,“晋国公莫要欺人太甚,本相便在这里替小女立下军令状,若小女半月之内无法研制出疫症的良方,奉上小女的人头。”
礼亲王一直都没做声,听到夏丞相这句话的时候,却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你替夏子安立下军令状,却是要奉上夏子安的人头?这不合规矩,这军令状的人头得把夏子安三个字换成夏槐钧才合规矩。”
夏丞相的脸色陡变。
慕容桀淡淡地看向站在一边的太子,“太子,也来说说你的意见。”
太子一直都充当闲人的角色,今日的事情也并未太放在心上,他还在想着胡家的事情,自从出了夏婉儿的事情,昨天去邀约胡欢喜,竟然被拒绝,他好生怄气,却知道一切都怪夏婉儿。
所以,听到慕容桀问话,又忽然想起太傅的吩咐,便道:“本宫是觉得,如果要立军令状,便以夏子安的人头加夏丞相的顶戴来立,如此才可公平。”
夏丞相抬起头看着太子,眸光十分复杂。
皇太后不太高兴地道:“这让子安去医治就是,还立什么军令状?”
太傅道:“皇太后,其实立下军令状也好,至少,可以让夏子安不遗余力地去研制良方,若是没有施加压力,她未必会尽心。”
皇太后又看向慕容桀,“你说呢?”
慕容桀今天还没怎么发表过意见,神色也显得十分冷淡,仿佛今日议论的事情都和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但是,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他如今是骑虎难下了,疫症再不遏制,就真的要引起暴动了。
所以,对慕容桀来说烧村反而是一件好事。
第二百六十章 军令状
所以,大家都认为,他的毫不在乎只是虚张声势。
他环视了众人。才缓缓地开口:“自疫症爆发到如今,已经有过百人死于此病。且坊间对这个病的揣测甚多,说什么上苍要惩罚大周,所以让瘟疫降临于世。虽说是无稽之谈,但是也代表了百姓的声音。如今京城百姓纷纷有心逃离京城,这些人无论去到哪里。都必定会把这种恐慌带到哪里去,晋国公提议的烧村。是遏制疫症蔓延的办法,却不是一个好办法,正如丞相所言。最好的办法便是找到良方医治这种疫症。”
梁太傅道:“然则,王爷是同意让夏子安去疫区了?”
慕容桀看着太傅,“若夏子安有能力研制出良方,本王为什么会不同意?”
太傅道:“臣只是认为。夏子安是王爷的未婚妻。王爷会舍不得她去疫区,毕竟,外间都传说了好几天。说夏子安可以治愈疫症。而且,相爷也说过夏子安跟他提过有把握医治,但是一直都没见王爷声张过。”
慕容桀冷冷地笑了,“是吗?夏子安没有跟本王说过她可以医治,毕竟,她如今还是夏家大小姐,而不是我摄政王妃,她跟她的父亲说,没有跟本王说,不是也很正常吗?”
晋国公道:“王爷,那您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这军令状需不需要立?”
慕容桀看向夏丞相,“相爷,对于军令状的内容,太子提议的你可有异议?”
夏丞相脸色灰暗,瞧了太傅一眼,道:“臣没有异议。”
慕容桀淡淡地道:“好,既然你没有异议,那么,这份军令状便由你来立下吧。”
他扬手,着人准备笔墨。
皇太后有些担心,叫了慕容桀到后面去谈话。
“阿桀,这军令状非同小可,一旦立下,若夏子安做不到,人头便不保,你真要拿她的生命来冒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