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路这短暂的沉默显然是被误会成什么别的意思。
只是到这时,陈因情绪反而冷静下来了——
“我知叔父一生忠正、不变二节,此次加封违背叔父本心。”
陈因知道,自己这次的做法恐怕已经触及叔父的底线了。
但是,等他终于大仇得报、纠缠他那么多年的梦魇了结之后,陈因终于意识到自己以前忽略的东西……他的事情了结之后,叔父恐怕就要离开了。
“谢路”究竟是什么人呢?
陈因知道,这个世上,恐怕只有亲眼见证对方从冰层中出来的自己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了。
而那位谢公又是位怎样的人?
是在那个乱世飘摇、人人拥兵自重的年景中,说出“谢家世蒙皇恩,乃为启臣”的人。
那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说出比这个好听的话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言行如一、至死未变的也只有谢公一位而已……若是大启能再多一位“谢路”,甚至于谢路能活得再久一些,那个时代最终如何落幕,恐怕无人可以预料。
陈因跟了对方十年之久,他自是知道叔父从未有改节“昌臣”等意思。
他只是……看不下去那生灵涂炭的景象而已。
陈因年少时,曾经一度觉得对方会北逐胡虏、南灭大昌,重立新朝、建千秋不世之功。
那时的他满心仇恨,甚至希望这个过程快一点、再快一点,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那个人国破家亡时的表情了。
但是,相处时日愈久、心智愈成熟,陈因就越知道,自己幼年时的祈望不能成真了。
——那个人、被他称作“叔父”的那个人,是绝对不会主动南下掀起战乱的……
他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将军,但是却比谁都厌恶战争。
所以陈因最后才选择带人南下。
……
收复六州之土,不必看同胞在胡虏手下被如畜牲般驯养驱赶。
早在三年前,叔父想做的已经做完了,而之所以留到今日,只是担忧他的安危罢了。
那既然三年前如此,三年后呢?
他想要对方留下……
“阳陵侯后人居于丘行,其十二世孙虽年尚幼、却显聪慧之资……陈氏宗室有数位与之年纪相仿……”
——“阳陵侯”便是大昌对启朝末代血裔的封号。
“我以宗室子的名义将之收为养子,叔父可愿为‘太子太傅’亲自教养?”
楚路:???
第208章 将军(完)
就连楚路也没想到,?陈因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这可还真是惊吓到他了,一半惊、一半吓。
京城这个地方果然是有问题吧,好端端的孩子才来了几年就被刺激成这样,?这还是他时不时写信来心理疏导的前提下,?要是放着不管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呢。
系统对宿主这把过错推到环境上的包庇行为表示了高度谴责。
【明明是这小子太难搞了,?咱们部里的剧本被他惨的多了去了,也没有他这样的啊?!】
楚路并不同意这个标准。
局里的员工不管在小世界里的经历再怎么样,?那也是以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为标准的,?而陈因身上的变故发生的时候,?他还货真价实只是个孩子而已。
楚路和系统短暂交流期间,陈因的发言已经越发危险起来——
“……倘若从现在开始筹划……”
“等到过些年时机成熟,?未尝不能变国号为‘启’……”
……
…………
楚路:“……”
陈家祖宗要是听到这段话,?大概要被这个不孝子孙生生的气活过来。
陈因死死攥拳咬牙。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果然自己的血脉里还是流淌着那个人的血。
他就算再怎么学、再怎么模仿,?永远也无法像叔父那样心怀天下、以黎民苍生为任……他愿意做这一切,但是一切都是在于自己的所求所愿没有冲突的前提下。
——他想要这人留下来。
他一边痛恨厌恶着这样的自己,一边却又无比的希望可以借此将叔父留下。
……
…………
头顶上落下了一只宽厚的手,上面有常年握刀留下的厚茧。
这落在头顶的重量,熟悉又有些陌生。
陈因看到对方手臂抬起的弧度,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当年那小小的一个孩童。
他已经成长到快要和叔父比肩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