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穿回去拯救自己的后果_作者:佛爷万安(196)

  这部剧拍摄过程很曲折,剧本的主要背景设置在国外。

  结果去了之后……暴乱抵制、不可抗力、被当地拘留……好在后期做得还算顺畅,所以电影早就做出来了,只是当时恰逢陆貅的人气飙升期,他们便把上线时间往后压了压,疯狂宣传,等陆貅热度最高的时候再把电影推出去。

  电影原本设置的是一个重组家庭下长大的杀人犯主角,因为小时候备受父亲母亲折磨,长大后报复社会终被制裁的故事。

  导演设置的卖点只是主角杀人时制造出来的惊悚氛围。

  可剧本的主旨却立得很高大上——揭露童年不公经历对一个人的人生的巨大影响,借此揭露人性的丑恶,呼吁世间多点真善美,关照弱势群体。

  要不是他这个立意还行,这个剧本能不能过审都还是个问题,按照剧本拍出来能不能上映,又是一个问题。

  总之,在陆貅的分析里,这将会是一部无疾而终的电影。

  可他不想做无用功——通过李大海接单赚钱,现阶段他的钱已经基本够用,没必要为了糊口而糊弄自己要追求的事业。

  因此当时拍摄过程中的困难,不仅仅是暴乱、天气的原因,还有一大问题,就是主演的不配合。

  陆貅最开始是很礼貌地跟导演说了该剧的根源问题——剧本拉胯。

  可导演明显一副拿钱完成任务的样子,完全一副在金主爸爸压制下躺平的姿态。

  所以陆貅后来的话很不留情面——首先主角纯杀人犯的设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部剧能不能播出都要打个问号,更何况制片方还想上院线,除非后台顶破天。

  编剧是制片方那边的,听到不能播出,最后慌的也是制片方,不过他们管不了那么多,只管出钱,最后把编剧往剧组一甩,吩咐导演和编剧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成功甩锅。

  可这时候剧组已经开机了。

  他们只能边拍边改。

  编剧只是一个新人小姑娘,当时又在异国他乡取景,根本承受不起整个剧组的压力,白天夜里都在哭,剧组随处可见她掉的头发,眼见着头顶都薄了一层。

  经费压力,投资方催促,异国他乡,天灾人祸,杀青遥遥无期……那绝对是所有人活这么久以来第一次遇到那么崩溃的事情。

  最不配合的是陆貅,最冷静的也是他。

  导演迫于压力在临时帐篷里跟编剧聊他的设想,老远都能听到他的无能狂怒。

  大家伙都很焦灼,大家伙都很看不起这个导演,没担当,成天欺负小姑娘。

  由于前期陆貅的建议被导演无情驳回,还批评他不懂规矩多管闲事,所以他被导演禁止插手这件事。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耽搁下去,情况紧急,整个剧组都被发动起来,纷纷抛出自己的灵感。

  小姑娘在唾沫淹没下,头顶稀薄了一层又一层。

  后来大家啃干面饼子时,陆貅和编剧小姑娘坐得近,提点了几句。

  再后来,小姑娘白天被导演炮轰,啃干面饼子的时候就专门凑到陆貅边上啃。

  陆貅不演戏的时候看着很疏冷,刚开始她不敢跟陆貅说话,后来连着几天,陆貅没赶她,她就试着跟陆貅打招呼,自此交流起来,剧本开始飞速重塑。

  在这个过程中,她得到的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构思和创作,更是一堂无可替代的编剧课。

  她当时就隐隐有感觉,和陆貅交流剧本的这段时间,会让她获益一生。事实也确实如此。

  不过时间到底还是仓促了些,编剧完成剧本的一部分,导演就在后面把这一部分拍出来。

  边写边拍,还tm是部惊悚悬疑片,大家也是被逼急了才会这么勇。

  导演是个唯利主义,自私自利,本质上看不起综艺出身的陆貅,听不进别人的建议,还经常把错误推给别人。

  这种边写边拍的模式对编剧而言是巨大的压力,她慌得手抖。

  后来陆貅有话都是让编剧小姑娘去跟导演说,有了陆貅时不时的一句指点,小姑娘倒镇定了许多。

  剧本在原作的背景下重建,最后电影呈现出的剧情里,主角是个亦正亦邪的人物。

  他出生于小康家庭,关系和睦,自小受到良好教养,最后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很有责任心,学历高人品好能力强,一路晋升,是医院的榜样。

  可谁也不知道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一个黑夜里的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