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古代日常_作者:砚昼(11)

  阿娘也说过,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人总是得做些什么,不然整日什么也不做,岂不是和牲畜一般了。

  因此,能为主人家帮上些忙,阿都沁心里是很高兴的。

  他先前观察过,方明枫是个年轻汉子,肯定是不会做饭食的,而方阿叔又这么大的年纪,做什么事情都已经有些吃力。

  这两人前一天才刚刚救了自己的性命,为他们做些饭食还是简单的。

  阿都沁没想的很深,他只觉得自己不能一直休息,而目前为止只有做饭这事自己能够胜任,就早早起了床,喂了一牛两羊后就着手做饭食了。

  方阿叔见他在灶房准备饭食点了点头就出去了。

  口中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十分欣慰的。不为别的,只为这刚捡来的人有个报恩之心。

  这么一想,方阿叔觉得自己留下这人算是留对了。

  ………

  吃了饭食,方阿叔便和方明枫一同出门去了,留下病着的阿都沁和方狸狸守门。

  临走前,方阿叔还特意嘱咐阿都沁:“就将牛羊放在家院子口处便好,你身体不便跑的远了,带着狐狸在门口处就是。”

  说罢,两人便趁着刚亮不久的天色离开了院子。

  留下阿都沁和方狸狸开始放羊。

  阿都沁以前在家里时,就常常帮着阿爹阿娘放牧牛羊,因此这等简单的事情,对他来说只是顺手的事情。

  把一牛两羊解开绳子,就放在院子不远处,任由它们吃草撒欢,阿都沁就和方狸狸坐在门口的石头上,一边看着牛羊嬉戏,一边看着火红的太阳从天边升起。

  远处的山已经开始变得暗黄,树林也已经落成了一个个秃杆子。

  方明枫跟着方阿叔朝着一个方向走着,一直走了一两个时辰,才终于走到地方。

  这处院子看来也是常住的地方,外院墙同他们一样,也是用石头做的。

  不过这里要比他们家里宽敞的许多,不仅有外院墙,还分了个内院,内外用篱笆分开。

  外院用来放养一些鸡鸭,内院就是平日里劈柴和歇息的地方,一眼就让方明枫感觉到整齐和干净。

  原本正在院子中与孩童嬉闹的女人一抬头,便看见了大门口处的方阿叔和方明枫。

  脸色顿时便拉了下来,铁青着脸说道:“你们来干什么?”

  方阿叔气不过,大声说道:“你说我来干什么?我来要我的东西!”

  “要什么?我们家可没拿你家的东西,快点走,不然一会儿被我们家狗咬了我可不管!”

  女人说罢这话,赶紧低下头看自己的儿子,一边轻声哄道:“乖乖,没被吓到吧,快去屋里找阿爹要糖吃好不好?”

  小孩子还不懂为什么大人总是吵着说话,心里有些害怕,便点了点头进屋子里去了。

  看到这一幕,方明枫气不打一出来。若是真的为孩子好,又怎会放任自己做出这样的霸占他人财物的事情。

  于情于理,他们都不该做出这等事情出来。

  方明枫整理了情绪,然后说道:“你家汉子呢?叫他也出来,我们要和你们两个说。”

  女人翻了个白眼,转身进屋子里去找自己的汉子去了。毕竟这家里还是要听汉子的,她自己一个人说了也不作数的。

  片刻后,那家里的汉子便出了门来,看见来者,心中更加不耐:“有事?”

  方阿叔见了熟人,说道:“当初我远行之前,因你与我熟悉,这才把家中牲畜托付给你,待我从中原回来,你却不乐意将牲畜归还给我,今日来还是讨要牛羊牲畜来的,你什么时候还给我,我什么时候走。”

  那人高马大的汉子嗤笑了一声,道:“你有什么证据?我可没拿你的东西。”

  证据?

  方阿叔想了想,倒还真没留下什么证据确凿的铁证。如此一来,可该如何是好?

  正当方阿叔手足无措之时,方明枫开口道:“既然你不承认,不如我们对簿公堂可好?若我们胜,我愿拿出一半的牲畜用来孝敬大人,我觉得大老爷应该是乐意管这桩事件的。”

  “对簿公堂?”

  汉子有些慌了。他这样的平民百姓,几辈子都不一定能见到官大人,更别提报官了。

  要是让他报官,他是不敢的。

  于是他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的反对。

  方明枫在心里整理了一下事情的顺序,然后继续开口说道:“按我朝律法,私自吞并他人牲畜银钱不还的,处三代每人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