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古代日常_作者:砚昼(129)

  这么一来,街上没人代写字简直太正常了。尤其是一些书生宁死也不远屈就自己一身“读书人的傲骨”。

  张家小院很快就到了,二人停住话题,牵着小毛驴就往屋里走去。

  张家夫郎听见动静忙往外看,恰巧看见来人,又惊又喜,起身前去相迎。

  二人小别又重逢,方明枫和阿都沁也不好多留,只说道:“张二哥,既然今天你刚回来,恰巧今日家中也有些事情还没忙完,我就不多打扰了,明日再来寻你。”

  “成成成!”张二郎一口答应下来。

  今日的确多有不便,方明枫带着阿都沁赶紧离开了张家,拎着新买的糖果糕点在路上慢悠悠的走。路途不远,走这么段距离就当散步了。

  …………

  第二日,方明枫还没来得及去找张二郎,他就主动先上门了。

  阿叔正巧坐在巷子口和旧识闲聊,见他来了还带着他一同往家里去。

  因着是商讨分银子的事情,不便在院子里说,方明枫就和他一同去了堂屋,关上门说起这事。

  街坊邻居离得近,院子不小,但房子挨得近,关于银子的事情还是多注意些的好。

  张二郎率先开口:“这回赚的不少,昨日我又仔细数了一遍,将咱们两人的该得的都分了个清楚。”

  说着,拿出一小块红布包裹着东西,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轻飘飘的几张银票,说道:“这些是你的,还得多谢当初你给出的主意还有借给我的各种东西呢,不然我自己可挣不了这么多银子。”

  “怎的这么多?”方明枫眼睛好使,一下看到了最顶上那张一百两的银票,两人分过之后还这么多银子,可见这趟张二郎跑的是有多不容易。

  “这也太多了点,不行不行,就是当初我给你出主意,那也没废多大的事,我怎么能收真么多银钱?只将果脯那些卖得的银钱给我就行了,别的真不用。”

  “那不行,”张二郎道:“说真的,若没有你的主意,这趟跑商肯定不赚反亏,还幸好之前你提醒我的一些小事,不然我就上了别人的当了。那岂不是要亏死。”

  “而且这银钱我都是算好了的,我的那份也不少,你放心,这笔银子没多给一点,借了你那么多东西,给些租金也是应该的嘛!”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明枫若是再推辞,就有点拂了别人的好心。只得说道:“行,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收下了,若是以后还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直接来问我就是,咱们商量着来。”

  “成啊!”

  年节很快就到了,街上人人喜气洋洋。这是一年中少有的可以尽情玩乐的日子。小孩儿们都高兴疯了,天刚亮就在街上跑来跑去的玩。

  这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就连平时最抠门的包子铺老板也会大方一回,将热腾腾刚出炉的包子赏给一旁的小乞丐。

  灰扑扑的小乞丐惊讶的看着这个平时对他们没个好脸色的胖老板,捧着手中的包子连连说些吉利话,哄的胖老板心花怒放,又给了他一个大包子。

  小乞丐还正惊喜今日的运气这么好。能吃两个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就已经是他想象中最美好的事情了。

  方明枫看阿都沁有些不忍心,便拿了两个铜板买了碗热汤,递到小乞丐面前,笑着说道:“今天是年节,希望你明年找到个好活计养活自己。”

  小乞丐瞪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故作老成的说道:“谢谢这位大人!”可再怎么装老成,也掩饰不了眼底的兴高采烈,小乞丐想了想,说道:“大人年节快乐,和夫郎长长久久!”

  阿都沁忍不住笑出了声,说道:“你不饿了?快些趁热吃吧。”

  小乞丐这才如梦初醒,捧着自己刚得的热汤和热包子吃了个痛快。

  吃着吃着,抬眼悄悄看向两人离开的身影,一滴滚烫的泪掉进了好吃的包子中。

  这个年节,是他有记忆以来过的最好的一次了。

  街上热热闹闹,来来回回的行人面上都带着笑意,见到个认识的人也会打一声招呼。

  循着小路一同回了家,阿叔也正忙里忙外,非要做一桌好吃食出来。

  今年光景好,平民百姓也乐意多买些肉食,好在一年的最后一天让全家都高兴一下。

  方明枫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想,这辈子开局是个傻子,但好在现下日子过得舒坦,不愁吃不愁喝,有长辈有朋友有夫郎,也有他还未出世的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