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捕快_作者:清秋烟雨(228)

  “好好,那你先忙。”

  楚霄云走后,郑兴问签押处新来的小吏:“楚捕头今儿过来办什么事?”

  那新来的小吏一边整理公文一边答道:“楚捕头过来找文韬。”

  “哦。”郑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扭头望着签押大厅正门处。此刻偏西的日头正照进签押处大厅,楚霄云的身影已经融入进夕照的阳光中,晃得人看不真切。

  楚霄云到达易家时,文韬正在与易父道别。

  “文书吏。”楚霄云站在易家屋檐下喊道。

  听到楚霄云的喊声,文韬身影一顿,缓缓地直起身来,正对易父道别行礼的手也慢慢地放了下来,转过身去,望向屋檐下的楚霄云:“楚捕头来得真快。”

  易父紧张地望向楚霄云,迫不及待地辩解:“楚捕头,文书吏他是好人,是好人。我家贞儿能冤屈得伸,多亏了他。”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案子明天再有一章就结束了。全书大概还会写2-3个案子,等我整理下大纲才能最终决定。这段时间让小伙伴们久侯了,从明日开始,本文尽量恢复日更,即使做不到日更,最低也是隔日更。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_^

第104章 贪腐案(21)

  楚霄云没有理会易父, 只是直直地望着文韬问:“文书吏缘何与易老爹一介农人如此熟络?”

  文韬闻言展露出一个笑颜:“没说衙门中人就不能结交农人吧?再说,我就区区县衙一个小吏,没品没级的, 认识几个农夫有什么好奇怪的?”

  “认识是一回事,熟络又是另一回事。”楚霄云边说边往前走了两步, “你对易茹贞这案子为何如此热心?是真的热心还是另有目的?”

  “我不明白楚捕头的意思。”文韬敛了脸上的笑容, “认识之人遭难, 出手相助岂不理所应当?我又能有什么目的。”

  楚霄云闻言微微一笑:“我记得知合书店一案时,文书吏曾言耳闻过熊柱之死那种胡人捏断喉骨外表却看不出伤痕的杀人方法。”

  文韬从容答道:“不错, 当日我确曾说过,而且还说了缘由。”

  楚霄云点点头:“你说你父亲曾带着全家人走南闯北做生意,在边关生活过一段时间。凉州知府于大人遇害时, 你们一家正好在凉州府谋生。”

  文韬胸口起伏, 还是镇静地说:“是。”

  楚霄云道:“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个‘正好在凉州府谋生’。”

  文韬反问:“这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这句话可以两种解读,第一种,当时你们家正好在凉州府地界谋生, 就是在凉州府管辖的州县谋生;第二种就是, 你们家当时正在凉州府衙门谋生,换句话说,就是与凉州府衙门做生意。前者自然没什么意思,后者就有意思了。”楚霄云望着文韬道。

  文韬哂笑一声:“楚捕头这样思绪广阔,单是做捕头委屈了您, 鄙人觉得师爷一职可能更适合你。”

  楚霄云点点头:“多谢文书吏谬赞。我通过《边塞录》得知, 凉州府于大人被害身亡时,正与一个粮商商谈我军转运军粮之事。当日凉州府上遇害的不止知府于大人,还有那个粮商。”

  楚霄云说到这里打住话头,直直地望着文韬。

  “所以呢?”文韬此刻的表情瞬息万变, 哀伤、痛苦、愤怒等等情绪最终融合在一起,最终他捏着拳头问。

  “那个粮商也姓文。当日他带着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一同赴宴的,事后那个六岁的孩子见到了自己父亲惨死的样子。”楚霄云道。

  文韬不怒反笑:“所以呢?那个小孩不该恨吗?幼年丧父,少年孤苦。与胡人勾结之人都不得好死!朝廷没有作为,凭自己的能力报仇又有什么错?”

  楚霄云悲哀地望着他:“那易茹贞又有什么错?她不过一个乡野丫头,因为心地善良一时走了好运。”

  “易茹贞……易茹贞……我没有想过害她性命,我也没有对她做什么,我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我已经打算好了的,只要那个贱妇一有行动,就通风给王禹。谁知道,谁知道中途跑出来一个贱丫头无缘无故杀人……易茹贞,易茹贞不是我害死的。她要是不嫁进一个与胡人勾结的燕王党羽家族怎么会死?对,是王禹,是王禹,是王禹害死了她……”文韬已经失去了平日里风度翩翩的样子,变得有些癫狂。

  “王禹是个什么东西?他倚靠王家,他们王家依靠刑部侍郎王简做燕王爪牙横行和静县,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排挤同僚,更不要说燕王想要做什么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这是在为民除害!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王禹那个东西竟然那么滑头,处处留下后路,如今竟然还能留得一条狗命,真是朝廷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