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逗起小书谕来:“看我们小书谕,多俊的孩子呀。这小手小脚的真有力,以后啊,一定能当个武状元。”
每次看韦京翰逗小书谕的样子,楚霄云就觉得韦京翰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只是大人年岁在这个年代也不算小了,为何迟迟不成家呢?
楚霄云见韦京翰逗孩子高兴,就顺口道:“大人打算什么时候成家呢?您那么温文儒雅,将来您的孩子一定像您一样儒雅俊美。”
说到这个话题,韦京翰并没有楚霄云预想的期待,而是叹了口气,捏了捏小书谕的小鼻尖:“孩子是缘分,强求不得。”
楚霄云见韦京翰脸色不愉,也就不继续这个话题,但是韦京翰那番话他却不解。
除非韦京翰不育,这孩子不就是成亲了就能有的吗?想到这里,楚霄云望向韦京翰的目光忍不住多了几分打量的意味。
难不成这位青年才俊的县令大人,有什么难言之疾?
韦京翰好似知晓楚霄云的想法,有些哭笑不得道:“不是你想的那样,收收你那眼神。”
自己的眼神有那么明显吗?楚霄云摸摸自己的鼻子,收回探究的目光。
韦京翰又逗了会小书谕,却突然道:“我接到朝廷的密函,多个地方发生了百姓仙乐果中毒事件,当地医者对此束手无策。曾经咱们和静县也曾发生百姓仙乐果中毒之事,后来勉强控制下来了。朝廷想向咱们借力,派人前去支援。”
“多地百姓仙乐果中毒?”楚霄云闻言也难免一惊,听完韦京翰后面的话,他的神情与心情都渐渐沉了下来,“当初和静县能勉强控制住百姓食用仙乐果毒性的发作,是因为俞鹤在……”
韦京翰点点头,表示他懂:“咱们现在也是爱莫能助。”
楚霄云想想前世电视上看到那些吸毒之人毒发时锥心蚀骨的样子,忍不住问:“墩子呢,他不是胡人吗?他的医术不也很了得,如今又在太医院,没有什么地方比那里药草更齐备的了……”
韦京翰摇摇头:“他虽擅长刀伤医治和制药、解药,然则仙乐果这种不能即可致人死地,却能长久食用后令人痛不欲生之毒却是他生平未见。陛下早已问过话了,他也一筹莫展,如今圣命已下,他正与太医院一众太医在加紧研究,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琢磨出来。”
“……”楚霄云心里斗争了一番,还是开口了,“大人,俞鹤就再也不能回来了吗?”
韦京翰道:“国有国法,做捕快是肯定不能了。”
“……”
“但衙门那么多衙署,为何一定要进捕房呢?”在楚霄云沉默的时候,耳边传来韦京翰的疑问。
第144章 防川水道(1)
时间晃晃悠悠, 又到了冬季。
因着这年气候原因,先是夏季干旱,再是冬季寒冷, 大成百姓的生计也比往年艰难。但好在大成百姓善于耕织、积蓄, 虽然当年收成不好, 但加上朝廷余粮赈灾,还能勉强度日, 而北边的胡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牲畜在夏天里已经渴死、饿死了一轮,冬天又冷死饿死一批, 日子越发艰难起来,牲畜死伤惨重的部落,有的家庭甚至无法过冬。
胡人游牧民族,除了牲畜,没有别的粮食来源,就像楚霄云预料的那般, 又把主意打到了大成头上。胡国骑兵频频骚扰大成边境,抢劫大成边境百姓。大成边境驻军虽有驻军, 但应对胡人这种游击形势的骚扰却是强弩射蚊蝇,找不到着力点。
大成边境的局势越来越紧张。
从秋日开始, 楚霄云就发现和静县街头不时就会出现操着北方口音,举家南下的百姓。想起二十多年前大成和胡国的那场边境冲突,其后患现在都还没有肃清, 心里不禁担忧起来。
这日一个偷鸡摸狗的案子退堂后,楚霄云前往韦京翰的书房汇报近日来捕房一应事务时, 两人不知道怎的,说起边境的紧张局面。
楚霄云忧心忡忡地道:“万一祸端再起,北方丧失家园的百信再度变成流民南下, 胡人必然如法炮制,在流民中混入细作,鼓动流民闹事,势必会导致诸多问题,激化矛盾,甚至引发天下动荡。不知朝廷可有应对之策。”
楚霄云向韦京翰诉说自己内心的不安。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长了,他说话的口吻,也渐渐被这个时代所同化。
相比楚霄云的不安,作为一县之主的韦京翰看起来就沉稳多了。
“霄云不必太过忧虑。是人都知道吃一垫长一智,何况朝廷。对此结果,朝廷也早有考量。你没发现从秋收之后,和静县街头就有北方百姓前来投奔亲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