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捕快_作者:清秋烟雨(332)

  楚霄云上前,看了看王三强钻开的那块石头,让人找来铁锤,几锤砸开。石头果然是空心的,从里面滚出一块未经冶炼的生铁来。

  楚霄云见状,命人劈开一些其它石料,果然里面都藏着大小不一的生铁。见此情景,楚霄云下令拘捕船上所有船工。

  那些船工见事情败露,竟然纷纷抽出刀剑对抗。码头上驻扎的兵士闻声赶来,将货船围了个水泄不通。船工们见无法逃脱竟然纷纷自戕。

  看着满船的尸体,之前负责查验的兵士长吓傻了:“这……这样的情况我等从未见过……”

  楚霄云顾不得理他,留下王三强善后,自己先一步回到衙门向韦京翰汇报。

  楚霄云向韦京翰汇报了码头的情况,韦京翰写下协查通报,让各地协查那艘逃走的货船,并派人沿水道一路追去。

  往贺州方向是逆水行舟,按道理应该容易追上的。以防万一,还定下直接前往贺州的计划。

  楚霄云想到和静县前往贺州要经过防川县,防川那条水道既然是有人能通行的,不能排除逃走的那条船是否走那条寻常人走不通的水道。韦京翰觉得言之有理,拿出舆图,与楚霄云合计了几个另一条水系的卸货点。最后把目光定在了离防川县最近的瓜州码头。

  在和静县内已经打草惊蛇,对方肯定会用最快的速度摆脱水运,这样才能石沉大海,消去踪迹。避免被大成水运司缉拿。

  原本楚霄云是请战前往瓜州的,但韦京翰认为护送东陵郡主前往京城更为重要,让他继续执行原来护送东陵郡主的任务,前往瓜州缉拿接船人之事交由他人。

  楚霄云知道韦京翰这么安排定然有他的道理,也就没有坚持。

  码头死了那么多人,需要仵作验尸入册;船工中刀剑自戕的到也罢,被制住服药自尽的还需分析药物成分。老仵作年事已高,听闻死了十几号人,顿时苦笑。不过想起一旁的俞鹤,随即目光望了过去:“不知大人可否请俞捕快帮一下老朽。”

  俞鹤听到老仵作之言,连忙摆手:“老先生,我早已不是捕快,切莫如此称呼。”

  韦京翰却是含笑道:“若是你能说服他,本县没有异议。”

  老仵作望向俞鹤,俞鹤摆手道:“于法不合。”

  老仵作又望向韦京翰,韦京翰笑道:“先生可以收徒啊。”

  老仵作对俞鹤道:“你爹爹俞百里是闻名遐迩的仵作,我也不好意思当你师傅,但我听说云岭县仵作之位已有接替人选,不知你是否还记得继承父亲衣钵的志向。有的话,我就厚着脸皮,当你一次师傅。”

  俞鹤闻言,心中异动。目光望向周围之人,所有人都对他点了点头。

  俞鹤点头道:“码头之事,我陪您去。”

  事成。

  楚霄云一把抱住俞鹤:“咱们又可以一起共事了。”

  俞鹤也笑了,这也是他长久以来的心愿。韦京翰在一旁乐见其成。

  王三强等人从码头回来,韦京翰便让他收拾一下,前往瓜州码头查找接货之人。因此次码头的意外事件,俞鹤要收拾死士尸体残局,不能再随楚霄云北上京城。楚霄云独自护送东陵郡主前往京师。出发前,俞鹤前往红河码头为东陵郡主送行。

  东陵郡主望着他:“你恨我对你隐瞒身份吗?”

  俞鹤想了想,摇摇头:“你也没有陷我于不义。”

  东陵郡主闻言笑了:“希望有朝一日,你我能在京城相见。”

  虽然此景希望渺茫,俞鹤还是点了点头。

  时间到了,官船要起航了,船工在船上催促,俞鹤只得与东陵郡主告别。

  楚霄云对着岸上的人保证:“我会照顾好郡主,将她安全护送到京。”

  俞鹤笑了。

  京城与和静县不能直接通航,在吉州需要换走陆路。这里离和静县遥远,韦京翰的安排也延伸不到这里。上了岸,再没有官家车马接送,他们就要隐藏身份前行。

  换上楚霄云找来的私家车马,东陵郡主靠在一旁休憩。楚霄云问她是否劳累,东陵郡主笑道:“我们东陵到处都是延绵起伏的群山,这点旅途有什么好劳累的。”

  楚霄云发现,同一个时代,不同地域的人还是很不一样的。他想起自家小夫郎,柔柔弱弱的样子,肯定是吃不了这么多苦的。

  沿途一切都还平安,从和静县出发,不过半月,两人就踏入了京城地界。此前走了那么多个州县,楚霄云也没觉得它们比和静县城有什么特别的,进了京城才发现这其中的差距。不过公务在身,楚霄云没有时间去欣赏京城的恢宏壮观,拿着韦京翰给的信物,按照韦京翰所言,将东陵郡主送到礼部,他的护送任务就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