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捕快_作者:清秋烟雨(390)

  这本日志不仅表明张成生前与假顾青云打过交道,张成也猜测了那个假顾青云的身份,而且日志里还记录了张成整个发家的过程,以及经营这个地宫的的目的。有了张成这本日志,这一系列案件中很多不解之谜都迎刃而解。

  楚霄云等人搜罗了张成在地宫中书房里的一些重要物证,然后解寻吩咐六扇门的人对地宫严加看管,等着方凌峰调兵前来运输地宫内的生铁。

  一行人回到防川县的行馆,在议事厅落座后,韦京翰对楚霄云道:“说说吧,张成的日志里究竟写了什么。”

  楚霄云一一道来。

  原来张成自幼家贫,少时前往大成与胡人的边境谋生,一次失足遇险,被胡人少女所救。张成无以为报,深怀愧疚。少女不仅不要回报,还要以身相许。张成婚后,胡人妻子助他发家,并与他返回和静县,迅速置办田产,在和静县及其周边地区发展起来。

  家境殷实后张成才知道天上是真的不会掉馅饼,胡人妻子不能生育,却不允许他纳妾,且在婚后霸道泼辣的作风尽显。

  张成是依靠妻子发家致富的,家中上上下下的重要职位的人都是妻子从娘家带来的,他根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成逐渐发现,妻子嫁给自己本来就是一场有预谋的事件,她们的目的根本就是为了借自己大成百姓的身份打入大成。

  但是自己当初贪图富贵,也没在胡人妻子的怂恿之下少做有违大成律令之事。让他就此向官府投诚,也少不得做大成官府刑刀下的亡魂,他也是不敢的。胡人那边大概也是拿捏住了这个把柄,并不惧他向大成官府告密。

  张成只能在胡人妻子的淫威下委曲求全的生活。

  随着张家在和静县的发展,胡人妻子娘家到底不能所有人都从胡国那边训练之后派遣,张府不得已要从从大成招募一些下人,张成才有了机会逐渐笼络了一些自己的人,企图培植自己的势力,在某一天摆脱胡人妻子的掌控。

  张田就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心腹。为了不让自己最相信的这颗棋子被妻子的势力怀疑,张成重用张田,却一直将他放在厨房打杂,在一个没有任何含金量的岗位上做着最不显眼的事。

  这却也是张成高明的地方。

  张成死后,他培养起来的亲信很多都被胡人妻子用各种手段解决了,只有隐藏在厨房打杂的张田逃过了一劫。

  为了获得自由,张成打算寻找恰当的时机,向大成自首。在培养亲信的同时,张成对胡人那边的指令开始阳奉阴违。他在大成搜罗的生铁大部分私下里囤了下来,只余少部分发往胡国交差。

  面对胡人的责问,张成每每以大成管控加强推脱。而囤积下来的生铁,他打算寻找时机,作为向大成自首的投名状。只是大成国内也不是一片祥和,皇帝和燕王相较不下,张成怕自己押错了码,一直在观望,没能在最短的时间做出选择。

  胡人那边大概察觉了张成的不忠,五年前新派了人过来负责搜罗大成境内的生铁,实际上是要取代张家在和静县的地位。

  虽然张家实际由张成的胡人妻子掌控,张成只是名义上的负责人,但张成还是不希望来新人取代自己名义上的权利,取代张家的地位。毕竟不管实际怎么样,眼前的境况张成还是张家的实际负责人,哪怕是走过场,张家的下人有事也得跟他知会一声。一旦来了新人接替了自己在大成的角色,那自己不只是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甚至可能性命难保。

  但因有把柄掌握在胡人手里,无处遁逃,张成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以不动应万变,希望在夹缝中谋得今后的出路。

  胡人新来的暗线首领很快就到了,张成发现对方对大成的文化风俗很了解。胡人蛮夷之地,甚少接受大成文化,这人却能对大成如此了解,张成不由心生几分佩服。然而在佩服之余,不安的感觉更深。

  这样一来,自己的优势不在,被抛弃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了自己不落到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地步,张成对自己私下开发的生铁来源的渠道和此前已经搜罗到的生铁就守得更紧了。

  虽然他总是敷衍胡人,说自己搜罗到的生铁均已按照约定,由大成内的胡人暗桩通道运往胡人地界,但胡人显然是不信的,新来的首领更是不信。对方应该是想要他手中的积攒的生铁,对他一直还算客气,走动也很频繁。

  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多,张成不知为何,总觉得对方有几分大成人的相貌,还感觉对方身上有几分大成人的气息,不只是胡人对大成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