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学子们,说道,“君子爱菊,不如咱们今日作诗就以‘
菊’为题,作诗一首吧。”
不少人纷纷的附和说好。
“怎么样,解元,你看可好?”张裕问李问。
00你个XX,李问在心里问候了张裕好几遍,面露难色说道,“先生常嫌弃我作 的诗不好,要不这诗,我今日就不作了吧,免得……”丢傅院长的脸面。
的确是傅院长很是嫌弃他作的诗,每每让他作诗一首,等他憋了半边天才作出 一首诗给傅院长,傅院长看了之后都挥手让他滚。久而久之,傅院长也知道自己这 个弟子写文章还可以,作诗那就真的呵呵呵了。
李问自己内心也是呵呵呵了。
“哦,这么说解元是不会作诗了啊? ”张裕这一声解元带着讽刺的意思,你一 个解元连诗都不会做,该不会这个考来的解元是有什么问题的吧?
看今日对方是非得让他作诗一首了,不就是作一首诗,唐诗三百首他还是从小 背着的!
不过就不是他自己作的,叫偷一首诗了。
以菊为题的诗啊,倒还真不少了!看对方咄咄逼人的样子,今日就没打算放过 他,看来今日不作诗一首是没完没了了。李问面无难色的说道,“既然张兄一定让 我作诗一首,那小弟就作一首吧,若是作的不好,还请大人,还有在座的各位可不 要说不好啊。”
“行行。”别看这一位抚台大人从头到尾都是笑眼眯眯的样子,他吃过的盐都 是比这些学子吃过的米还要多,短短的时间之内,这一位抚台大人也算是知道身边 这几位学子的人品和脾性如何了。
至于这一位年纪轻轻就夺得了解元之位的少年郎,还真不像是个会被人轻易拿 捏的小子。
“李兄,你可想好了,就以一盖茶的时间为限,你可作的出来这一首诗? ”张 裕明显是咄咄逼人了一点。坐在对面的马志远看着张裕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悦,马志 远是看出了张裕今天好几次都是在找李问的麻烦。
“不用一盏茶的时间,我想一想……嗯,有了!”李问在脑子里回忆了一遍,
装模做样一番,才是脱口而出,“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 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盗用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李问在内心对某位诗人双手合十,说了一声抱歉
“好,好诗!”
人群里有人爆出了一声好,于是大家纷纷的响应,都说这一首诗好。
“不是花中偏爱句,此花开尽更无花!”
“好诗!”
就连抚台大人听到这一首诗,慢慢吟了一遍,说了一声“好。”的确是好诗。
李问心里是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他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和原先的时代错空的缘故 ,在这个时代,历史上还没有过唐代这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没有过这么一首诗,不 然他还真不好这么容易就蒙混过关了。
“好,的确是好事。”坐在对面的马志远听完了李问作的诗之后,对张裕说道 ,“张兄,既然刚才李兄弟作了一首诗,这会儿就到张兄吧,想必张兄刚才提议以 ‘菊’为题作诗,张兄的心里已经有了主意的了,也让我们都听听张兄作了什么好 诗。”
马志远早就看不惯张裕这个人了,之前他不是没有和张裕在同一个场合相遇过 ,不过张裕这个人的人品还真的让他喜欢不起来。刚才对着李问咄咄逼人,这会儿 也让他感受一下被别人逼的滋味如何。
张裕的脸被拍得啪啪响,还没等他缓过来,就听到了马志远的话,张裕顿来一 下,说道,“是,是有点意思。”
用了一盏茶的时间,张裕作了一首咏菊的诗,张裕能考得了乡试的第二名,本 身的才学就是非常不错的,作一首诗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有李问的那一 首咏菊的诗在前,他作出的这一首诗就要逊色太多了。
“好,好诗……”
“嗯嗯,不愧是张兄,随口就能作出这么一首好诗。”
还是有些和张裕交情不错的学子在纷纷的说张裕这一首诗作的好。
马志远跟着作诗一首,听着怎么都比张裕的那一首强多了。
后面不少的学子们跟着作诗,是希望在今日的鹿鸣宴上能崭露头角,让抚台大
人记住他这么一号人物。
李问坐在抚台大人的身边,抚台大人倒是对李问格外的关照,问的话也特别的 多。
鹿鸣宴开始一会,抚台大人就先行离席了,剩下的是学子们之间交流的时间。 见到抚台大人走了之后,大家才往李问和马志远这里走了过来,把两个人围在中间 ,大家纷纷的赞美李问作的那一首咏菊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