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_作者:媚骨(313)

2021-10-29 媚骨 种田文

  看来他们两个还真有缘啊。

  不过这地方不对,显然是不能和对方打招呼的,李问还没有傻缺到那种地步。 两个人隔着一条通道,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李问眨巴了两下眼睛,对面的小公子 给了他一个傲慢的小下巴,李问顿时觉得那个小孩好玩极了。

  这里就他们两个年纪这么小了,隔壁的那些都是三四五十的考生了。

  官兵按照顺序在派发试卷,李问很快的就拿到了他的卷子。

  会试考试的姓名是弥封的,这样是确保在阅卷结束之前,评卷的考官也不知道 试卷的主人是谁,这样就可避免出现作假舞弊的现象,让科考能够更为公平公正。

  科考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是他们唯一一条走向士大夫阶层的道路。

  同样的对李问来说,这也是唯一一条让他出人头地的道路。他已经走到了会试 这一步了,差不多已经是科举最后的一步了,只要不出差错的话,捞一个公务员当 当还是可以的。

  拿到了卷子之后,李问就收起了玩闹的心,认真地看起了卷子。

  考试的内容重经义,轻诗赋。会试考试同样的是在四书五经里面出题,内容有 墨义,经义,诗赋,法学,算学,最后一道就是策问。会试考试的题量是非常的大 ,他们要在这九天的时间内做完。

  答卷只能在白天答,这里面晚上是禁止点火的,这也是因为以前考场内发生过

  火灾的事情,所以后来上面就下了禁令,禁止考生在夜里点火。

  东边的太阳徐徐升起,阳光打在考场里面,地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整个 考场里面安静的连连针落到地上都能听得见声音,大部分的考生都在低着头认真的 答卷子,能够考到会试来的,大多数的考生都是真才实学,文采布错的。

  当然除了少数是靠祖上荫庇,进入了国子监的监生,他们无需通过前面的那么 多次的考试,直接的就跨越到了会试来。

  周围的士兵在来回的巡视。

  赵向毅是奉旨带着人来协助此次的会试,他带着士兵进去了考场里面,未来的 九天他同样的要和所有的考生一样待在这考场里面,直到此次的会试结束他才能带 着人回去京郊大营。

  “咕噜……”

  肚子发出了咕噜声,李问才发现自己肚子饿了,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这么久。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饿得慌,还是要先把肚子的问题解决了。这卷子也 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他算了一下时间,只要把时间掌控好,九天里面做完这 些卷子时间是够的。

  找来东西把卷子压好了,李问去找点东西来填肚子。

  想了想,他不想搞太复杂的东西,角落就有炉子和炭火,动手把炭点燃了,把 铁锅放上去,放了一点油下去,把馒头放下去煎。他带了一罐子的肉酱过来,用来 夹着馒头吃正好不过,然后再煎两个鸡蛋。

  俗话说的好,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早餐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餐,吃饱了一天才有精神干活;午餐是对人一天中体力 和脑力的补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至于最后的晚饭,因为是一天里最后一餐, 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

  煎馒头和鸡蛋的香味散发出去,周围的考生闻到了味道,嗅了嗅,一个个都感 觉到肚子饿了,纷纷的开始找吃的。

  早餐很快地就弄好了,李问把一个馒头掰成两半,在中间夹入鸡蛋和肉酱,咬 一口真香。考场内给考生们提供热水,他就着热水,吃几口馒头喝一口热水。

  隔了一条走道的司徒羽闻到了食物的香味,看着对面的人在弄吃的,他咽了咽 口水,才想起了他来的时候,他阿娘给他准备了一大盒的糕点,司徒羽找出了糕点 ,吃几块填肚子。

  那边李问足足吃了四个馊头和两个鸡蛋才停止了,他现在的食量是越来越大, 不过还好他吃再多也不长肉,不然就他这么个吃法,还不知道要胖成什么样了。

  等到吃饱了肚子之后,李问就坐回去继续答题。

  他打算前面先把其他的题做了,策问留到后面两天再写。为了避免出现错别字 ,李问都是先在草稿纸上写出来,检查完了没问题之后,他才誊写到卷子上。

  一个上午的时间,李问只是在草稿纸上做了答案,还没有写到卷子上。

  中午用肉干和菜熬了汤,下了面条,煮了半锅,他一个人就吃完了,连一点汤 汁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