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_作者:媚骨(497)

2021-10-29 媚骨 种田文

  陆知书点了点头,对曾师爷说道,“师爷若有事忙,就去忙吧,明日一早到衙 门来就好。”好在他赶在任期内到了这里,还是要尽快的做好交接的工作,才能开 始处理后面的事情。

  “是。”曾师爷应了一声,行了个礼,就告退了。

  等到人走了之后,周伯才面露出不满,愤愤不平的说道,“少爷,这哪里是人 住的地方啊?他们明明知道你近日就要到这地方来上任,我看他们是故意给你安排 这么一个地方住的。”

  陆知书哪里会不明白这些人的心思,刚才师爷那一番明着是在解释,实则是推 卸责任,他一个刚到任的县令,官职虽然比在这地方上的师爷大,但是毕竟对方是 这里的老人,他一个刚上任的县令,许多事情上还要求助于对方。

  并且对方也没有错,别人是衙门里的师爷,是日后协助他处理公务的人,并不 是他的奴才,所以没有责任要在他这个县令到来之前,帮他把院子打扫干净。

  衙门只给他提供一个住的地方,并没有要求这个住的地方要很好。

  陆知书是一个明白人,他并不会把这些事情都怪罪在别人的头上,看到管家一 脸愤懑,他说道,“你的这些话,以后就不要说了,让外面的人听到,还以为我这 个县令嫌弃这地方不好。你要是不想在这里跟着我,你明日就可启程回去京城看院 子,在京城等我回去。”

  见他们家少爷动气了,管家知道他刚才的话失言了,低头道歉道,“是老奴刚 才说错话了,少爷你不要生气,老奴以后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老奴从少爷小的时 候就跟在少爷的身边伺候,少爷你不要赶老奴走,老奴不愿意离开少爷。”

  说到后面,老管家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陆知书也知道刚才的一番话说的太重了,周伯跟在他的身边十来年,他知道周 伯凡事都是以他为先,为了他好,刚才的话也是在为他说的。

  “周伯,咱们这一路过来,这一路上你也看到这里是一个什么的情况,咱们能

  有一个住的地方就好了。既来之,则安之,多余的话我这就不必说了,咱们先把这 里收拾一下,今晚才能有一个住的地方吧。”陆知书放轻了说话的语气,说道。

  看到眼前这个破败的院子,陆知书的心中有那么一瞬间是动摇过的。但是他很 快的就控制了自己心中的那点想法。既然来到了这里,他们就要想办法在这里留下 来,而不是看到这地方不好,就想办法离去,那这样他还不如留在京城,那还到地 方上来干嘛呢?

  既然他是想到地方上来锻炼自己,那就不能因为条件艰苦就放弃了。若是为官 连这点坚持都没有,那他也没必要当这个官了,还不如辞官回去当个教书先生。

  “好了,再多的话咱们就不说了,赶紧动手收拾收拾这个院子吧。”陆知书想 通了之后,心中的那点烦闷也没有了,对周伯说道。

  “是,少爷,老奴这就安排人去收拾好院子。”

  “嗯,去吧。”

  管家就去安排人收拾屋里和屋外,大家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见到屋顶有破洞的地方,担心下雨天会漏雨,周伯在请示了他们家少爷,得到 少爷的同意之后,管家让人出去外面请两个帮工回来,帮忙把屋顶给修补好。

  

  于此同时。

  宫里的太监到翰林院来宣陛下的口谕,“李六元请跟小的走一趟,皇上要见您

  “劳烦苏公公了,还请公公带路。”前一日太子才提醒了他,皇上不曰会召见 ,李问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想起了他。见到宫里来的太监,李问并没有因为对方的 身份低微就瞧不起他们。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日后他要见皇上,必然是要先经过这些太监们的面,才 能见到皇上,明白这个道理,李问知道自己要先与这些太监们打好关系,日后要见 皇上一面才不受这些太监们的阻拦。

  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李问跟着小太监进宫去面见皇上。

  从翰林院到宫中的距离算是近的了,但是走路过去也要走将近半个时辰的路。

  “小小心意,给小苏公公买个酒喝。”在无人的地方,李问给小公公塞了几两 碎银。两个人手碰了一下,无人看到他们的动作,小公公眼明手快的收入了袖子中 藏好,小声的回了一句,“李六元客气了。”

  在进宫的路上,李问知道给他领路的小苏公公是孙公公手下的人,孙公公是皇 帝身边伺候的老太监,李问是知道孙公公这个人。小苏公公的年纪不大,大概也是 在十来岁的年纪,这让他的心中不由的有点感慨,这个年纪要是放在现代都还是在 上高中,而对方小小年纪就净身入了宫当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