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_作者:媚骨(515)

2021-10-29 媚骨 种田文

  记上。

  等到记录完他之后,礼部的官员们就登记完成。

  等了一刻钟,钟声响起,百官们步入金銮大殿,文臣武将各站一边,官员的站 位是按照级别从高到低,品阶越高的官员位置就越靠前,品阶越低的官员就越靠后 ,这些老臣们都有他们的站位,一个个按照往常的位置站好。

  官员们站定之后,相互之间拱手打一个在招呼。

  李问是第一次来上早朝,他在队伍的最后面找了一个空位就站定,这样也不用 担心占了别人的位置。

  站在前面的太子视线往后,注意到站在队伍后面的李六元,杨绍慕的眼里闪过 一丝笑意,与旁的人打了一个招呼。大皇子和三皇子四皇子几个成年的皇子都有上 朝、参与政事的资格,他们都站在金銮殿上。

  众人等了一会儿,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皇上驾到”

  穿着一身龙袍的皇帝坐在金銮殿最高处的那把龙椅上,承受百官的朝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

  所有的官员们都下跪行礼,高声喊道。

  站在队伍后面的李问随着众人跪,脑子里突然的就想起了上一世看的某部清朝 连续剧,里面那位格格就搞了一个“跪的容易”,他在心里想等回去要不要也自己 弄一个。

  若不然这日后上朝要跪,下朝要跪,见了皇上要跪,见了皇后要跪,见了皇子 要跪,见了皇亲国戚要跪,见了官职比他高的大官全部都要下跪丨!!

  而且就他这个从六品的小官,见到的官员几乎都比他官职高的。

  ……膝盖好痛!

  麻蛋!等下了朝回去他一定让府上丫鬟给他缝几个“跪的容易”,替换着用! “众爱卿平身。”昭宗帝抬了抬手,喊道。

  “谢皇上。”

  百官们一个个都跟着起来,站在队伍后面的李问跟着别人起了身,深深的觉得 当一个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跟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回皇上,微臣有事要奏。”

  御史大夫奏某某大臣的儿子在闹事纵马伤了人,这种事几乎天天都有。

  前面一半这些官员们都在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扯皮。

  然后就是地方上缺钱做什么事的,上来找户部要钱;一些部门被户部拖欠了月 俸还未发下去的,来找户部要钱;边关那里拖欠了三年有余的粮饷,隔三岔五就要 被提起一次,问户部什么时候能把拖欠的粮饷发下去……

  “皇上啊,臣也是没办法啊,户部真的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来。是微臣无能, 求皇上责罚啊……”户部尚书都一把年纪了,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哭没钱

  总之一句话,就是户部没钱,你们逼死他这个户部尚书也没用,大不了他这个 户部尚书也不当了,换一个人来当,他就不相信能凭空变出这么多银两来了。

  “行了,起来吧。”昭宗帝听到要钱的就脑子发疼,看到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 老泪纵横,脑子就更疼了。针对这些事,皇帝只能好言安抚武将那边,让户部尚书 尽快的发一部分的银两下去。

  旁的人伸手扶了一把,把哭的都起不来的户部尚书扶起来。

  武将们被气的一个个脸都是黑的,还拿户部尚书这个老东西没办法。

  一个早上,金銮大殿就乱的跟个菜市场一样,耳边是闹哄哄的声音。李问站在 后面,一开始还认真的听了一会,后面是听的他昏昏欲睡。

  “你们都给朕说说,这事要如何处理? ”金銮殿上有片刻的安静,只有皇帝问 话的声音。

  “皇上,微臣以为,若是小小的一点钱财就能换来和平,咱们为何不用最小的 代价换来两国的和平邦交呢。万一两国要真打起来,咱们是要损失更大的钱财。” “臣附议。”

  “皇上,咱们大成好不容易才平静几年,百姓们能过一个安稳的日子,这要打 起来,百姓们将会是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啊。”

  针对外使要来一事,有的大臣认为他们还是像往年那样,以两国的和平邦交为 前题,不管他们提出什么要求,要是用钱财能处理的事情,总比两国真的打起来的 好。

  因大成建国之初的国力衰弱,因而大成每年都向外使大臣赠送大量的钱粮,才 勉强维持住了现在这表面的和平。因而在这件事上,朝中的一些大臣们就支持还是 按照以往的做法,继续如此。

  刚才才哭了一顿没钱的户部尚书站在那里低着头不发话,总之他没钱,你们谁 有钱的你们说话,他无话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