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城里好的大米才几文钱一斤,一家五口一月下来吃一百斤的粮食,也就四 五贯钱,如今粮食翻了十几倍,一百斤粮食要去到好几两银子了,价格还在不断上 涨。百姓们的内心惶惶不安,怕有一日他们连粮食都买不起来吃,一家人就只能活 活饿死,有这种担忧的不止是一两个人,而是许多普通的老百姓内心都有这种担忧
但是相比于城外的流民们而言,城里的这些百姓们已经是幸运的了。
如今城内的粮价不止是价格高,一些无良的商人还往里面掺入杂物,一斤米就 能抖出三两的杂物来。这种事就是有人到粮行去闹也无果,闹事的被打一顿事小, 被关到牢里去吃牢饭可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有没有命走出牢房都还是未知数。
你要觉得这个粮食不好、价格贵,大多就不买,也没人逼着你买,你不买有的 是人买,不见外面饿死了那么多人,要不想饿死的就只能乖乖地掏钱去粮行买粮食 ,这也是这些商人们有恃无恐的原因。
如今城中不止是粮价贵,油盐酱醋都跟着涨价,肉价更是贵,卖猪肉的摊子都 好长时间不开张了,就是有人想买猪肉的都无处去买。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人有那个 闲钱去买肉吃,还不如买几斤米回家,一家人能吃个好几天了。
一早粮行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外面是排着队等着买粮的百姓们。
到襄州这几日他都是在忙着城外的事,还没有空来管城里的事,直到这一曰想 到城里的物价,李问才抽出时间带着人到粮行来一趟。当然,暂时还不需要他这个 钦差大人亲自出面,而是找了几个长相不起眼的护卫乔装打扮一番,到各家去铺子 去买粮食。
这会儿一身便服的钦差大人正与赵指挥还有谢云飞几个人坐在粮行对街的一家 茶馆喝茶,让手下的人去排队买粮食。
远远的见到一个拄着拐杖的少年一瘸一拐的带着一个半大的小子在街上走,李 问的心里有点感慨这个世道大家的日子都过的不容易,并未认出在路上走的人正是 他前几日让手下的人送进城中的医馆去医治的流民。
往日茶馆里坐满了喝茶的人,如今茶馆的声音冷淡,一天下来都没几个人上门
李问和赵向毅几个人坐在茶馆临街的位置,桌上摆着几个馒头和一碗酱牛肉。
刚好走在茶馆这里,见到别人桌上摆着吃的,小孩儿的脚怎么都挪不动了,眼 巴巴的望着别人桌上的吃食。白羽走了两步,发现幼弟落在了后头,拄着拐杖一瘸 一拐的往回走,走到幼弟的身边,喊了一声“阳儿。”
顺着幼弟的视线,见到幼弟在看着别人桌上的吃食,白羽知道幼弟肯定是肚子 饿了,他的面上一热,感到不好意思,哄着小孩,“阳儿,咱们走吧。”
当年的白家富甲一方,他有四个兄弟,上头有两个哥哥,白羽排行第三,下边
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他们从一出生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未挨过一顿饿,更 不知道饿的滋味。而从白家一夜之间没了之后,他们兄弟二人在外面尝尽了颠沛流 离之苦,病痛以及饥饿,如今他一条腿还没了。
但是就算是穷困潦倒,他们也并不是乞丐,白羽做不出带着弟弟行乞的事来。
“哥哥。”我们要到哪里去?
白景阳的眼神带着茫然的望着哥哥,阳儿的肚子好饿,脚也走的好疼。
“阳儿乖,跟哥哥走。”白羽想在这城里找一份活儿做,只是他们一路上问了 许多地方,得到的回复都是不需要人,遇到不好的还把他们当成乞丐赶走,但是对 此他也没有办法,还是要想办法找到一份活做。
白羽知道城外每日有施粥和招工,只是白羽并不想带他弟弟到城外去P城外到 处都是流民,路上他见过有人偷小孩去杀了吃,他不怕死,他怕的是弟弟万一发生 了什么事,他这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
城外的流民是无法进入城中,一旦他们出了城,就没有进城的机会了。
无论如何城里都要比城外安全,白羽在想城里找一份工,不需要工钱,只要给 他们一口吃的就行,有一个活命的机会就好。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知道钦差大 人就在城中,白羽想找到钦差大人,他们白家数十口人命不能白白的就这样没了, 他要为他们白家讨回一个公道!
这个时候白羽并不知道他要找的钦差大人就在他的对面,正看着他们兄弟二人
“小孩你想吃是吗? ”李问发现有一个小孩正看着他们桌上的吃食,拄着拐杖 走过来的少年要拉着小孩走,但是很显然小孩并不愿意走。见状,李问抓起了两个 馊头,隔着护栏递给小孩,笑着说道,“拿着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