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有点时间,李问就把从老翰林们那里得来的手稿校对和编辑排列,把整理 好的文稿交由张掌柜,让张掌柜那里尽快安排师傅把文集印刷出来。
“是是,东家请放心,我回去就安排雕版的师傅处理。”张掌柜拿到手稿,满 心欢喜,这些可都是翰林学士亲手写的文稿,也就他们东家有本事才能弄得到,外 面谁还能有这个本事了? “东家,那个《画三国》的第三部 ,好多人来店里问了,
您看?”
“……”李问,他这是又被催稿了有木有? “我这边尽量,不会这么快,你们 先处理这些文稿先。”
汗! ~
他手上只有几张画稿,主要是过年前后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完全就是忘记自 己手上还有漫画在连载的事了。等回头他一定找时间多画两张手稿……
年一过,转眼就要到了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又称为“元宵节”。每年 一到了元宵节,京城里有闹花灯的习俗,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街上就挂满了各种 各样的花灯,节日的气氛浓厚。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这一天,早早的街上的摊子就比往日都要多了。
元宵节是继新年之后的第二个重要的节曰。
年后皇帝病体刚愈,把祭祀一事交由太子杨绍慕代为处理,从这里可以看得出 皇帝对太子的信任,和日渐重用太子。大皇子杨绍勇还在府上闭门思过,不得而出 。朝中的局势一下子向太子一边倾倒,朝中不少的官员都是支持太子。
当得知皇上把祭祀一事交由太子去办的时候,杨绍康砸了手边的一只茶杯。
而相比而言,杨绍简就要面色平静的多了。
几位皇子里面,只有六皇子今年刚满十六,还未参与政事。以及董贵妃所出的 七皇子,过了年也才八岁,参政之事还早,只是有的人怕已经是等不及了。
“把这封信送去相府,亲手交到相爷的手中。”董贵妃把一封信和一块令牌交 给贴身的宫女,让宫女出宫去送信。宫女接过东西,放入怀中,应道,“是,娘娘 ,奴婢这就去替娘娘办。”
忙着出宫去送信的宫女,途中被小太监撞了一下,宫女呵斥了小太监一句,面 色不好的出宫去了。
小太监看了一眼走了的宫女,低着头走了。
本本
元宵节这一日,宫中举办宫宴以及祭祀活动,四品以上的官员们在受邀之列, 都要进宫里去。
他们这一进宫里,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在进宫之前,李问再三的对 家里的两个小崽子强调,“你们今晚出去玩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不可以与大人 走散了。还有瑾婉和白羽,我不在,你们要看好他们。”
在家里养了好几天,李瑾婉的脚已经消肿,好的已经差不多,可以下地走路了
“哥,我会看好他们两个的。”她应道。
“哥,你不和我们一块出去玩吗? ”李浩鹏问他哥。
“我一会要进宫去,可能要晚些才回来,你们等不到我回来,就先去玩吧,可 以早些出去,早点回来。”李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没准等他出宫, 街上的花灯都已经闹完,大家都回去了。这一年才一次花灯节,他不好让家里的几 个小的错过,要错过就得等明年了。
明年他自己还不知道有没有空。
总不能因为他,就让家里的几个小的不能去看花灯吧?所以李问也没有要求家 里的几个小的一定得在家里等他回来,不如就让他们先出去玩,反正有阿辰和阿午 他们看着,也不会有什么事,他叮嘱了两句阿辰和阿午要把人看好了。
“府上的事你安排吧,到时候若没什么事,就大家都出去玩玩吧。”李问说道
李瑾婉点头,嗯了一声,说道,“好。”
见时间差不多,李问就出了门,往宫门过去了。
暮色渐晚,京城街上的花灯都点亮了,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各种兽灯、宫 灯、走马灯v花冉灯等等,形状各异,品种繁多,做工精致,吸引了京城中的百姓 们前来观看。
街上摆着大大小小的打灯健的小摊子,后边挂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猜对了灯健 才可拿一盖花灯走。
等到天黑,知道她哥没能这么快能回来,李瑾婉作主让府上的丫环小厮们没要 紧的事都可以一起出府去玩,每人赏一吊钱,留在府上看家的就赏三吊钱,因此还 是有人愿意留在府上看家,他们就准备出门去看花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