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的好!
“这些贪官早就应该全部都抓起来,最好是一个都不能放过,统统都抓起来! “天网恢恢,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听说没有,是李六元奉命去抓的人。”
“李六元?就是上次去襄州赈灾的钦差大臣。”
百姓们没有不知道李六元的,李六元上次去了一趟襄州赈灾,抓了襄州一派的 官员们回京,这一次去了户部当差,把户部尚书搞下来了。果然他们李六元好厉害 啊,专门抓这些贪官。
对于贪官,百姓们的口中都是咒骂之词,恨不得这些贪官都不得好死,全部都 抓起来。
没出半日,整个京城,上到官家、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了户部尚书被抓的事
这一日,报社里的成员们是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手上抓着 毛笔在奋笔直书。
不过关乎国家大事的文章报社里面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核之后才放出来的,并 不是什么消息都随便对外公布,只是放出了能被百姓们知道的消息。余下一些不能 公布的,是不会随便登在报纸之上。
但是京城这里是一个什么地方?朝堂上发生的事,不出半日,这京城里该知道 的人都知道了^
在报社里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沈子敬对京城里发生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 了如指掌,朝堂中发生这么大的事,他们报社这里是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
直到现在,沈子敬才真正的意识到他和李问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他承认道, “我沈子敬这辈子大概都无法超越他。”他和好友相差的并不是仅仅三年一届的科 考,他们迟三年入朝堂的距离,哪怕他同好友一起入朝为官,都不见得他能比得上 好友。
苏元说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然有比我们更为优秀的人。只是有人比 我们优秀,我们不能因此就妄自菲薄,自甘堕落,而是应该以比我们优秀的人为师 ,去向这些人学习,从而充实自己,使得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的人。”
“你说的对。”沈子敬一想,觉得苏元说的有道理。
两个人站在院子里说了一会话,知道里面大家都在忙,他们不好在外面偷懒,
因而在外面站了一会,两人就一同进去屋子里去了。
这一日的报纸之上,还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皇帝对抓拿官员贪污一案的态度, 表明了坚决打击官员贪污受贿等事情,政治官场和官员们的作风问题,坚决维护大 成的平和发展等等,上面还盖上了皇上的印章 表明这篇文章是经过朝廷官方出来 的。
以前百姓们都觉得皇帝离他们很远,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无法见到 皇上一面,皇上是天子,是他们君王的君王,高高在上。他们都不了解皇上,一发 生什么事,大家都骂皇上不好。现在不时从报纸上看到皇上让人发的言论文章百 姓们一点点的了解帝王,知道皇上勤政爱民,殚精竭虑。
在这一篇文章一出,不少读书人都称赞皇上此事做的好,百姓们提起皇上同是 一片赞美之词,原来皇上只是被底下的官员蒙骗了,皇上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皇帝 知道了,派人把贪官都抓了起来。皇上是一个好皇帝,真心爱民,因而而皇帝在百 姓们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起来。
所以这一片文章一出,朝廷出了这么大的事,百姓们都不骂皇帝,都是在骂贪 官的,一致都认为贪官该抓。
不止是百姓们会看报纸,朝中当官的官员们同样每曰都会关心报纸,这些当官 的一个个都不傻,知道皇上这是要政治朝堂,严抓官员贪污,因而这些官员们都收 起了小尾巴,平时小贪小污的,大贪大污的,都不得不收敛了起来,生怕下一个被 撤职查办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件案子交给太子去主审,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协助调查审理。太子是为大成的 储君,皇帝把这件案子交给太子去审理,是对太子的信任,同样也是对太子的考验 。若是这件案子太子能处理的好,不管是在皇上那里,还是在百姓们心中的威望都 会跟着高起来。
“可恶!”
见好事落到太子的头上去,三皇子杨绍康气得差点没吐血,杨绍康在心里想到 ,“这样不行,差事都落到太子的头上去,父皇现在是越来越信任太子,什么都是 让太子去做,他们这些皇子根本就没有表现的机会,这样他们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 有了……”
而自从因而襄州的事被罚了之后,如今户部的这一起事又是官员贪污,大皇子 杨绍勇心里有鬼,生怕皇上那里又想起了他,这会儿杨绍勇是避之唯所不及,哪里 还敢往皇上的面前凑,更没想过去和太子争什么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