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_作者:媚骨(773)

2021-10-29 媚骨 种田文

  首先杨绍慕是肯定了他是想到户部去的想法,并且感谢皇上对他的肯定。

  至于诸如几位大臣对他的质疑,杨绍慕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儿臣年纪尚轻, 此前还未去过户部做事,父皇命令儿臣到户部去学习,儿臣的内心即是高兴,又是 惶恐。高兴的是儿臣能到户部去,为父皇分忧,儿臣十分的高兴;恐慌的是,儿臣 心里也担心自己对户部的事务不熟悉,会出现什么纰漏……”

  他重点提了这个“暂替户部尚书一职”,所以这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待他日找 到合适的人选,他这个太子还是会把户部尚书的职权交给下一个人。

  太子殿下说话的态度十分的坦诚以及真诚,但是能有这个机会到户部去,他也 想争取一下,这之于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同时话里提到了李 六元,话外的意思是,李六元是父皇您的人,您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让李六元辅 助(监督)儿臣。

  听完太子的这一番话,昭宗帝心里的那一点顾虑就完全的没了,可不就是了, 小六元就在户部里面,不如就让李六元监督太子的一言一行就是了,就算是没有李 六元,他还可以派别的人监视太子。而且这里还有满朝文武百官,太子的一言一行 都在百官们的眼里,让百官们一同看太子在户部的表现如何了,能不能继续让太子 在户部里面,还不过是他这个皇帝一句话的事情了?

  因而决定了之后,昭宗帝就开口让李六元协助太子殿下办事。

  “太子,你后面这段时间就到户部去学习学子罢,太子你初到户部,有什么不 懂的,都可以随时询问你底下的这些人。”

  “微臣领旨。”李问没想到今儿还有他什么事了。

  得,这都是太子殿下亲自开的口,皇帝那里也同意了,说是让他协助太子殿下 ,反正户部这么多官员,他头顶上又不是没有官职比他大的了,到时候有的是人抢 着为太子殿下服务,说不定他这个小小的户部郎中还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反正不管如何,先站出来接旨就是了。

  “儿臣领旨。”杨绍慕同站出来领旨。

  既然把太子放到了户部去学习,昭宗帝不能厚此薄彼,也就让其余的几个儿子 到其他的各部门机构去学习一段时间,皆是做的好的会有所奖励,做的不好的自然 是要受罚了。

  “儿臣领旨。”

  “儿臣领旨。”

  但是相比于太子到的户部,还是暂替的是户部尚书一职这一对比,他们这些人 领到的差事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压根就是不能比的了,这难免就让人心里嫉妒了。

  六部里面总共就六个户部尚书,观其他的几个户部尚书的这个年纪,怕是在这 个位置上再待个十年八年都有可能,若非前户部尚书朱广权出了这事,也不至于从 户部尚书的位置上被人撸下来了。

  要想到哪个位置上去,也得那个位置上空出来才行啊,哪是能随随便便就去得 了的了,这里面还得讲一个运气,看谁的运气是更好了。所以尽管是心里有所不满 ,几个皇子的面上都不会表露出来,一个个都跟着领旨。

第一百五六章 更新

  这一日的朝会一直到将近饷午才结束。

  要上早朝的官员早上都很早就起来了,大部分人都不会吃什么东西,甚至连水 都不会多喝,就是为了避免上朝的中途憋不住了想去如厕。虽说人有三急,但是这 种事当着天子的面就是失仪,所以可怜这些官员们要饿着肚子上早完朝,有屎有尿 也要憋着、中途不能离开,等上完了早朝之后才能去拉。

  宫门口停了一排的小轿子,都是各府等着接人的仆人,每家仆人身上穿着的衣 服上绣着的家徽都是不一样的,以此来辨别是谁家的家奴。平日里的这个时候人早 就出来了,今日却是迟迟都不见人从宫里出来,这些等人的家奴一个个翘首以盼。 “怎么今日还不见我们家老爷出来啊?”

  “我们家老爷怎么还不见出来啊!”

  这些身体文弱的文官们饿了一个早上,一个个都饿到脸色发青、嘴唇发白,都 差点要扶着墙才能走得了路了。

  相比于连路都走不了的文官,身体健壮的武将们倒还是面色如常,健步如飞, 看到这些下了朝走路都脚软的文官们是嗤之以鼻,远远的就把这些文官们甩在了后 头,似乎还有武将从文官的身边路过的时候,嗤笑了一声,充分的表达了他们的不 屑。

  同文官看不起武将一样,武将们也大多瞧不起这些文官,一个个身体这么弱, 别说上战场对敌了,能不能去到战场都是一回事,他们不屑于与这些文弱的文官们 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