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
李问倒是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上朝,就有官员上这子弹劾他,说他借朝廷之名 收取钱财,败坏朝廷的名声有之。还有些老顽固指着他的鼻子骂,说他一个官员干 涉商贾之时,有辱斯文,污了朝中官员们的名声等等,要求皇上革除他的官职查办 他。
这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扣下来,这些人已经不是想把他拉下来这么简单,而是 想着要他的命了!
这些人一个个手上都不知道贪污了多少的银两,收取了多少的钱财,怎么敢在 这金銮大殿之上指着他说他借朝廷之名收取钱财,败坏朝廷的名声了?
要说败坏朝廷的名声的,难道不是你们这些人了丨!!
对于想要他的命的人,李问觉得他不需要对敌人太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 自己残忍了!
“那么请问诸位大人,你们说我借朝廷之命收取钱财,这些钱财我可是收取来 自己用的了?难道开办商务大会,不需要花银两了?建立贸易市场,是不是不用花 银两了?”
“那么请问诸位大人,这些银两,是不是你们能出了?”他这一到钱,这一个 都跟鹌鹑似的不敢说话了,李问指着对面弹劾他的几个官员厉声问道,“既然开办 商会要银两,开办招商大会要银两,筹建市场要银两,这一样样,哪一样不是要银 两?
那你们告诉我,这些钱从何出来?”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出这个钱,那么我把收取上来的这些银两用作正规的用途 ,用作来开办大会,建立市场,又有什么不对的了?钱财取之有度,用之合理,那 么请问,我这么做,何以说是借用朝廷之名收取钱财,败坏朝廷的名声了?”
这些人被他问的一个个都答不出话来。
那么很好,而关于“官员涉及商贾之事就是有辱斯文,不配当官”的这个话题 ,李问进行第二轮的发难,“人吃五谷杂粮,农民种地,匠人做工,商人从商,各 行各业的人各司其职,何以说行商贾之事就低贱?”
“若所有的人都跑去读书了,那么土地谁人来耕种?器具何人来生产?多余的 货物谁人来售卖?”
“你,简直一派胡言!”这些老头一说不过他就开始耍无赖。
李问可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过这些开口就想要他命的人,在皇帝的面前就红了
眼,一脸委屈的哭诉道,“皇上,臣不过是想为朝廷,为百姓办一点实事,就有人
“给臣扣这么大的帽子,想要莫须有的罪名来逼死臣……皇上,臣对大成,对 皇上您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求皇上明察……’’
第一百九一章 维护
这几年因着大成各种天灾人祸不断,户部是入不敷出,从而造成国库空库。朝 廷没钱,他这个皇帝想办点事都不成,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臣子能替他这个皇帝分 忧,解决他这个皇帝的烦恼,就有不长眼的人跳出来找麻烦,这怎么能让皇帝的心 里高兴了。
一边是不堪大用,整日就只知道没事找事的官员;一边是他这个皇帝钦点的状 元郎,一手扶持上来的年轻有为的臣子,更何况这些事情李六元都已经事先向他 明过,得到他的允许才去办的事。
这会儿这些大臣说李六元的不是,岂不是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在打他这个皇 帝的脸?
因此昭宗帝的面色当时就不大好看了。
今曰朝堂上闹的这一出谁是谁非,昭宗帝的心里自然都明白,是以这一日的早 朝以惩罚了几个没事找事的官员,皇帝用他的态度表明了站在李六元这一方而结束
“退朝一”
“臣等恭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的仪仗在百官的恭送声中离去,后面的众臣才相继的起来。
今曰朝中更多的官员还是持着观望的态度,他们都知道如今李六元正得圣宠, 是为皇上做事,这个时候对上李六元无疑是自找麻烦。有朱广权的事情在前,之前 一些不把李问放在眼中的官员自是心里对李问也多了一点警惕。
京城中的事情这些官员们自然都是知晓,李问敢明目张胆的做的这些事情,没 有皇上的允许,他绝对也不敢做这些事情。
仕人多为清高孤傲,是以沾染商贾之事为耻,偏偏这个李问反其道而行,参与 到这些商贾之事来,为此还搞出一个什么工商部出来,这本就受人垢病了。这个工 商部还不受六部的管辖,独立于六部之外,简直是把他们六部置于何地了?这让六 部里面的一些官员难免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