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派身边醒来后_作者:苏城哑人(696)

  谢乘云默然叹息。

  此事旁人无法劝慰,亦无法为她做出任何决定。

  但坏消息之余,也有些好消息。千山府的信函之后,来的便是无垢山庄的传信,判官裴信芳裴庄主在城郊隐仙观,欲要请晏璇玑与无垢山庄同行。

  晏璇玑收了信,便从谢家搬了出去,只与楚云声等人约好重阳再见。又过一日,林策与方景游也离开了谢家,住进了剑窟弟子所在的客栈。

  如此,转眼间便是三日过。

  九月初九,西风紧,庭树叶纷纷。

  楚云声与谢乘云二人跟随谢家车马,沿朱雀大街,直入皇城天门台。

  天门台矗立上京中央,高九十九丈,寓意极九之尊、天上九霄,从大夏立国以来,便是盛宴开席之处,登高祭天之地。今日在此迎李由真出关,宴世家门派、天下英侠,已算得上颇为隆重。

  围绕天门台,青玉地砖铺满,桌案无数,陈列整齐。

  侍女端佳肴仙酿,呈琼枝玉果,穿梭场间,犹若蝴蝶穿花而过。

  谢家众人到来时,绝大多数的文武群臣与世家子弟都已到了,不少名门大派也陆续抵达,被引入座。偶尔有些成群结伴的江湖散修与小门小派进来,也被款待得极为周到殷勤,未曾遭受半分冷眼。

  无论这些来者心怀何种目的,至少在眼下,这天门台内当真便是一派和乐融融的宴饮盛景。

  “谢家主,许久不见,风采依旧!”

  “李参政客气。”

  “徐门主也来了,往日想请您出山,可是千难万难呐!”

  “天下间出了此等大事,还要我如何能在门内坐得住?莫要提我,郭老您不也来了嘛。”

  “林少侠,请随我来!”

  “这位可是白虹谷的王掌门……在下岁寒门三长老,久仰王掌门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赵兄,速来此坐,你我二人畅饮一杯!”

  天门台江湖朝堂之人混杂,豪爽碰拳与繁文缛节皆有,四处人声不断,热闹非凡。昔年故交,新识好友,都寒暄见礼,仿佛这真就是一场如此简单欢欣的宴饮。

  楚云声和谢乘云并未表露身份,而是稍作伪装,藏身在谢家数位随行的定丹之中,与谢知渊一同上了属于谢家的一处青玉高台坐下。

  正午时分,秋日高照,天门台的桌案已坐满了宾客,便是还有侠客陆续走进,也是人流渐趋稀少。

  忽然有两列宦官与侍卫自两侧鱼贯而入,行至皇城天门台前,缓缓推开一扇青铜大门。数丈巨门擦地而动,沉重之声犹如远山钟鸣。

  在这钟鸣之中,有一道脚步声渐渐传来。

  场内众人微静,尽皆若有所感,举目望去。

  那是一名鬓角霜白的女冠。

  一身纯色白袍缀满星辰,道髻简单,以一根碧玉一般的草枝梳起,严谨端肃,不落一根发丝。她穿着草鞋,怀抱拂尘,踏在青玉石砖上,从巨门内走出,朴素平凡,不见丝毫烟火气。

  她气度庄重,气息凡俗,一步一步走向天门台。

  若不能见到其身影,听闻其脚步,只论感知,场内众人竟都只觉门内空空荡荡,绝无任何生气。那里是风,那里是气,那里是尘,那里是自然,却绝无人在。

  “她已到了这般境界……”

  有半步游仙喟然低语,说不清是高山仰止的惊骇,还是毕生难及的苦涩。

  众人的目光随着她的步伐移动,从最初的复杂各异,渐渐变得沉静安然。

  满心浮躁消散,如石沉水。世间爱恨泯然,似星坠陨。

  不知何时,正午的皇城已改天换日,盖在了一片浩瀚星空之下。目之所及,皆斗转星移,辰光明耀。

  饶是楚云声已到了定丹的临门一脚,望见这番天地,却仍不自觉被星河之深邃辽阔吸引牵动,慨叹人身与之相比,渺小不过沧海一粟。置身此星空下,若真生出反抗杀心,只怕便是顷刻天塌地陷,命去如蝼蚁无力。

  这便是北斗天李由真!

  这便是天下第一人!

  “贫道与诸位,已是多年不见了。”

  李由真走上了天门台,盘膝坐在蒲团上,望向四周高台,神色沉静平淡,仿佛也只将这看作寻常宴饮:“今日借重阳之机,与故友相逢,平满城风雨,方不负贫道此宴心意。”

  众人从返璞归真的心神宁静中回神,彼此对视,交换眼神。

  这是要轻描淡写,还是要开门见山?

  宴上一时寂静,绝大多数人还在凝眉思索之际,忽有一道冰冷有力的声音突兀响起,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意与逼迫:“平满城风雨?”